下一篇4 2013年12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太阳能热水器企业陷成本泥潭

□ 李忠齐

 

  “这两年来,市场上的价格战越打越激烈,有的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售价已跌破1000元,但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服务成本却只涨不降,最要命的是零售市场却出现了下滑,给很多商家的感觉是,太阳能热水器的零售市场快要不行了。”日前,来自江苏扬州、浙江海宁两地的太阳能光热企业负责人透露,这两年来继续活跃在零售市场的品牌只有三四十家,主要是那些大企业。很多中小企业虽然没有关门倒闭,却只能是依靠关系拉来的几单太阳能热水工程生意维持着。

    持续不断的价格战,是导致行业发展动力不足的根源。上述企业负责人透露,价格战是很多中小企业挑起来的,面对大企业借助品牌和规模优势开始清洗市场,很多小企业开始采取牺牲利润的价格战,将原本售价在两三千元的太阳能热水器价格拉低至千元左右,结果就是大企业有足够的实力可以消耗,小企业却被淘汰了。

    北京市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委会主任罗运俊透露,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加工比较简单,一个企业只要有储热水箱生产线,产品的其他配件,如真空管、支架都可以进行社会化采购。一些中小厂家的前期生产线投入小,又不需要技术研发投入,甚至连一些税费都可以合理规避,这也造成一段时间内市场上低于1000元的太阳能热水器层出不穷,甚至连一些知名品牌为了降低成本而采取在外贴牌定制“超低价热水器”的办法,以牺牲质量换取市场份额。

    还有,由于政府在推动商业住宅强制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过程中,缺乏配套的产品验收标准和设计安装标准以及对建筑设计部门给予相应的图纸设计费用,导致一些太阳能光热企业在征战商用工程市场时,再度出现“低价恶性竞争”以及利益相关方热情不高等怪象。

    很多开发商为了降低成本,直接以最低价格作为企业中标条件,导致很多太阳能企业在工程市场开始竞相低价,甚至牺牲质量降价迎合。在少数地区还出现了开发商为了应付验收,采取“租赁”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方式,验收通过后就将设备拆掉,这也给正处在快速发展通道的太阳能光热产业蒙上一层阴影。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