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云南: 农民自我服务共建美丽新农村

□ 本报驻云南记者 饶永

图为卫生公共服务组成员在打扫街道卫生。
图为按照开远市供销合作社统一标准改造的老燕子村便民超市。
图为老燕子村里的一座小别墅,老燕子村依山傍水、翠竹葱茏、道路整洁,堪比世外桃源。 (本版图片由开远市供销合作社提供)

☞ 看点

    2013年4月3日,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在召开2013年全省供销合作社主任工作会议时提出,在全省每个乡镇选择1个自然村,开展组建承担公共服务职能的公共管理型农民合作社。

    农村公共管理合作社以村委会(村民小组)的农民为主体,为入社成员提供生产生活、医疗卫生、文化科技、体育娱乐、法律咨询和托老托幼、扶贫助残、婚丧嫁娶、理发沐浴、代理收费等公益服务,协助村委会(村民小组)做好村寨保洁护绿、乡村道路和水电气网等设施维护、社会治安、消防安全、农村社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村庄建设等公共管理职能。

    今年6月,老燕子村在开远市供销合作社的指导下成立了“开远市老燕子村公共管理合作社”。全村村民团结在一起,村子里缺什么,公共管理合作社就管什么。村里把公共事务分作几类,成立公共卫生维护组、管水组、管电组、治安联防组、红白喜事办理组、文艺表演组。采取由村民互助参与、齐抓共管的办法来管理全村的公共事务。然后组织一家一户共同管理,让家家都参与,人人都有事干,村里不掏一分工钱,全村就像一家人。

    路脏了有人扫,灯坏了有人修,遇上红白喜事还有人帮办,这种只有城里人才有的社区生活,如今在开远市一个叫老燕子的小山村也有了。其实,他们的做法也很简单,就是在村里成立公共管理合作社,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把村里的所有公共事务管起来。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离昆明200多公里的红河州开远市羊街乡卧龙谷村委会老燕子村,这是一个小自然村,全村有村民56户238人,耕地面积1500多亩。踏进老燕子,就有一种流连忘返的感觉。村子依山傍水、翠竹葱茏、道路整洁,路边尚未采完的西红柿依稀静静地挂在架子上,村内一幢幢错落有致的别墅十分耀眼,体育健身场地和健身器材等应有尽有,城里小区才铺的草坪也铺在健身场边上。村子里,你几乎见不到乱扔在地上的垃圾。

    贫穷落后到华丽转身

    我们在草坪边上坐了不到5分钟,村小组长魏显荣就从地里赶来了,他今天是帮亲戚家收西红柿。魏组长讲起话来滔滔不绝。他说,上世纪末,老燕子还是一个比较贫穷落后的村,村民时常粮食不够吃,提着口袋到附近的村寨借粮,被别村戏称“口袋村”。为了摆脱贫困,在他的带领下,大家开始互助建沼气池、互助建房,齐心协力改变穷面貌。2008年,在开远市供销合作社的指导下,他们成立了老燕子村机耕专业合作社和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做到了六个“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机耕、统一用水、统一栽种、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销售。合作社成立后,又利用剩余劳动力投资2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14亩的养殖小区,有的人家还搞起了运输,生活一年好似一年,今年人均纯收入已超过2万元。富起来的老燕子村人,最需要的是对家园的管理。“现在村里已经不担心经济发展了,最担心的是有了钱以后大家不团结,没有公心。”魏显荣说,他们村里今年成立了公共管理合作社,这件事太好了,让大家树立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思想,全村就像一家人。

    原来,今年6月,老燕子村在开远市供销合作社的指导下成立了“开远市老燕子村公共管理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村里把公共事务分作几类,然后组织一家一户共同管理,让家家都参与,人人都有事干,村里不掏一分工钱,城里社区有的生活老燕子村也有了。

    齐抓共管建造美丽家园

    魏显荣介绍,村里的公共管理专业合作社成立后,他们结合村子小,农户少,大家比较齐心的实际,采取由村民互助参与、齐抓共管的办法来管理全村的公共事务。一是成立公共卫生维护组。全村的妇女都是组员,主要负责维护村子进出道路、健身场所、文化室、餐厅和公厕的卫生。他们把全村的妇女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周,每周一、三、五上午由组长召集大家一起打扫卫生。有妇女不在家的由老公代替,两口子都不在的,自己请人打扫。村内房前屋后的卫生则是划分到一家一户,各负责一段,责任明确。二是成立管水组。管水组由王金荣等4个人组成,任务是管理1000多亩大田用水,他们把村里的田分为4片,1人负责管理1片,放水、关水由他们全权负责,谁要是不在家,就自己找人代工。三是成立管电组。村里的电路维护由村民黄兴富负责,这是人数最少的一个组。黄兴富说,路灯坏了,他就买来换,钱找村里报销。哪家的灯或什么电器坏了,他也帮修,材料这家人自己买。村里有集体活动,他就负责拉电管照明。四是成立治安联防组。治安联防组由住在村边的农户组成,他们经常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巡逻,主要是防止偷盗、火灾隐患等安全问题出现。五是成立红白喜事办理组。村里有专门修建的400多平方米的喜事餐厅,一次可容纳80多桌人吃饭。喜事办理组的总管是魏显荣,下面又分厨师组、捡菜组、饭前准备组、抬菜组、饭后清洗组、小孩管理组、决策组。哪家有红白喜事或其他要办酒席的事,大家一起上。老魏介绍,厨师班的都是学过厨艺的;小孩管理组的都是村的老太太;决策组的则是村的老头子,老头子们的任务是压阵脚,不需要干活,坐在那里出出主意、聊聊天就可以了;饭前准备组、抬菜组、饭后清洗组的都是妇女,男人爱抽烟,不得干这些活。六是成立文艺表演组。文艺表演组由魏正清等12人组成,逢年过节或村里的重大活动,就自编自演文艺节目,丰富村里的业余文化生活,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如今的老燕子村,秩序井然,生产上有机耕队、管水队、插秧队、防治队,生活上有卫生维护组、管电组、治安联防组、喜事办理组,村里的大事小事都有专人管理,人人有事干,人人有责任,生产、生活都像是一家人。有51户人家住进了小别墅,农用车、拖拉机、摩托车家家有,有的农户还买了小轿车,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小康村、和谐村、别墅村。云南省省长李纪恒曾三次到该村视察,并赞叹:“欧洲的农村也不过如此!”。

    开远市供销合作社主任张剑南介绍说,今年开远市社紧紧结合“美丽家园”建设,在自然村引导农民成立了15个公共管理合作社,其中老燕子村和通灵村已在开展工作,其余13个已建立了组织架构,拟制了章程,制定了职责,待“美丽家园”建设完后就开展工作。

    据了解,今年以来,云南全省供销合作社紧紧围绕省社党组提出的“抓合作社建设立社”的理念和思路,积极推进农村公共管理合作社建设,目前建设数量已达到1200多个。

 

链接

依靠公共资源建设 公共管理合作社

    2010年开远市乐白道办事处仁者村委会通灵村成立了乡村旅游服务专业合作社以来,首要问题就是卫生保洁和环境治理问题。今年4月,通灵村成立了“开远市通灵村公共管理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后接受的第一项任务是做好村内的卫生保洁和环境治理。由于通灵村人口多、面积宽,要像老燕子村一样集体组织起来干活难度大,于是他们就结合村里的实际采用市场化的方法来开展工作:成立专业服务队。目前服务队只有一个卫生维护组,由4人组成,主要负责村内道路、瓜果长廊、办公区、“伙食团”、停车场、健身器械场及公共厕所的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合作社目前每月的支出是付卫生维护员工资约5000元,付垃圾清运费1600元,共计6600元。经费来源主要是村里的公共资源收益:村停车场收益;每个村小组每月有政府补助的200元的垃圾清运费,4个组共800元,全部交由公共管理合作社使用;从旅游合作社的管理费中适当提取部分经费供公共管理合作社使用。

    通灵村通过成立公共管理合作社来实现村里的公共服务,又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维持合作社的运转,保证了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不失为一个好的做法。


☞ 政策大势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到“发展基层民主”时指出,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里提到,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并指出要“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等。以上表述都为供销合作社和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在基层服务、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提供了政策空间。


☞ 热评

让公共管理合作社 在偏远乡村更具生命力

    云南开远市供销合作社成立公共管理合作社的做法让我们看到,供销合作社系统可以通过合作社的形式积极参与基层社区治理,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公共管理合作社像是一根绳子,把村民们联系在一起,建立一个大家庭,大家共同承担维护家园的责任。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老燕子村秩序井然,堪比世外桃源。

    虽然公共管理合作社在老燕子村已取得成效。但是这种模式依然处在探路和摸索阶段,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长期维系的制度并不完善。并且老燕子村公共管理合作社见成效是基于该村村子小、农户少、人心齐的条件下。这种模式其他地区不一定适合。

    其实,公共管理型合作社简单说就是将村民组织起来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而达到自我受益的目的。首先,不同地区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当地缺什么,合作社就该组织村民做什么。其次应选择村里有专业合作社且收益较好的自然村优先建设,公共管理合作社的经费来源自建自管自我治理或由专业合作社提供。因地制宜,让公共管理合作社在偏远乡村更具生命力。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