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
广东平价商店建设在2013年得到了新的跨越,不仅完善了小鲜e站网上电子平台,还将”扶贫帮困、互助互济“的业务融入进来,在荔湾、海珠区的小鲜驿站社区超市,2万多低保群众可持卡购物,销售的救助物品从过去的10多种增加到3500多种。
广东平价商店建设在2013年的另一重大举措就是建立农产品可追溯的质量管理体系。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即可查询农产品的生产单位、生产日期等情况,瞬间便获知了该农产品的身世来历。广州市供销合作社已经先行试点,通过将农产品的生产情况如产地、用药、施肥、包装标识、农残检测等各节点信息录入到系统追溯库管理,形成产品条形码跟随产品进入市场,消费者可根据条形码进入系统网页查询,并将条码升级为二维码。
2013年,对广州市供销合作社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里,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感动,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欣慰。悉数这一年,智能技术、扶贫帮困、质量可追溯体系,代言了广东平价商店建设的发展,成就了平价商店建设的迅猛发展和服务质量的快速提升。平价商店成为政府贴心的工作助手和农民贴心的生活帮手。而这些都基于平价商店建设中的不断推陈出新。
2010年,广州市供销社通过上下联合组建农产品经营公司,通过与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系实现产销对接,开展“农超对接”、建设平价商店,从而规范流通秩序,减少流通环节,最大限度降低流通成本,逐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农超对接”为突破口,实现新鲜、安全的平价农副产品从“菜园子”直接进入市民“菜篮子”的构想。
2011年1月19日,时任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考察“农超对接”工作时要求“加大供销社购物广场进社区力度,发挥‘农超对接’的独特优势,既服务‘三农’,又保障市场供给;既履行平价物价的社会责任,又利于企业做大做强。”
信息化:让平价商店更贴心
广东平价商店始终把市民的生活需求放在发展的突出位置,不断扩大覆盖面积,逐步完善服务功能。小鲜驿站以自身便捷、优质、新鲜的服务优势,成为市民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地方,成为广州市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广州市供销合作社在建设平价商店的过程中,突出的特点是用信息化技术、智能技术等创新手段,把惠民便民的民生工作做到了千家万户的生活当中,把供销合作社的服务延伸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番禺区供销合作社为打造民生卡应用服务平台,与番禺新华村镇银行合作,选取地段优越、人流兴旺、经营效益较好的平价商店作为应用示范点,对番禺民生卡进行推广应用。目前,番禺区供销合作社系统领办的15家平价商店中,德兴平价商店已安装了民生卡专用的ATM存取一体机,德兴、桥南、三堂、富怡、石楼等5家平价商店已安装POS机、拉卡拉机等刷卡消费终端,使用范围覆盖4个镇街。今年,凡持番禺民生卡的市民在石基供销合作社已安装刷卡设备的平价商店购买指定的粮、油、肉、菜、禽、蛋等六大类商品时,刷卡消费均可享受9.5折优惠。
2012年11月小鲜驿站的电子商务网站——小鲜e站上线,今年发展成为广州市平价连锁超市和社区店的网上电子平台,支持网上下单、送货上门。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一种网络经济时代的商业交易模式,其优势在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自2012年以来,国家多次出台支持农产品流通的政策,鼓励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鲜活农产品网上批发和网上零售。而广州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网上交易平台,以平价商店作为实体店、网上交易为辅助的新模式,实现了多渠道多方位服务的理念。
一张民生卡,就是一张信任卡,更是一张温暖人心的亲情卡,这张卡承载着政府对供销合作社的信任,也体现了供销合作社人对社会的服务情怀。
一网多用:为政府分忧、农民解困
扶贫帮困、互助互济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荔湾、海珠区供销合作社平价商店里得到了充分体现。为了给上万户低保、低收入家庭提供日常生活便利,小鲜驿站社区超市参与实物救助工作。2万多低保群众可持卡在小鲜驿站社区超市购物,销售的救助物品从过去的10多种增加到3500多种。
慈善事业最基础、最关键的环节就是社区,这是汇集民意的最前线,也是播撒爱心的“最后一公里”。供销合作社平价商店参与慈善超市建设,发挥了一网多用的功能,优势在于具有社区性、贴近居民。平价超市和慈善事业的结合,其实也是供给和需求的对接;通过用市场化的手段,把政府不便于管、不需要管的事情委托给社会,充分发挥社会的力量,增强了公信力和透明度,结果必然是社会欢迎、政府满意、群众受益。把实惠真正地带给困难群众,把政府的温暖带给那些需要的人,这是广州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慈善超市的目标。
可追溯体系:安全放心有保证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平价商店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广州市供销合作社已经初步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通过将农产品的生产情况如产地、用药、施肥、包装标识、农残检测等各节点信息录入到系统追溯库管理,形成产品条形码跟随产品进入市场,消费者可根据条形码进入系统网页查询。而将条码升级为二维码,消费只需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即可查询农产品的生产单位、生产日期等情况,瞬间便获知了该农产品的身世来历。这些农产品主要去向是平价商店及其它商场(超市)、礼品包装。
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加强监管,监管的环节需要清晰,通过二维码标识,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各个环节的信息一目了然,便于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有了二维码标识,提高了产品档次,同时也增加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心。对平价超市而言,更深远的意义是增强了顾客对超市的信誉度,提高了购买力。
因经营而美,因服务而动。2013年,广州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平价商店建设用漂亮的成绩展现了创新的力量。面对未来,广州市平价商店建设,正在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 热评
创新服务 勇于担当
农产品销售难主要问题在于产销不能有效对接,作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平价商店、社区小鲜驿站超市,发挥了贴近社区居民、产品优质安全的独特优势,通过线上线下业务相结合,畅通了消费者的购买渠道,有效地满足了消费者的现实需求,这也是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平价商店的作用在于降低价格、提高质量、稳定产销,让农民增收。通过与超市对接,利用其销售网络获取最新的市场信息,农民合作社不仅避免了盲目生产,而且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 平价商店不能仅仅把自身定位为方便市民生活的一个商业机构,作为承担一定社会责任、具有公益性职能的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在提高自身经济实力的同时,还应有服务社会、改善民生的社会责任。像平价商店参与创办的慈善超市,就承担着向低保、低收入人群发放实物救助的职责。其借鉴的意义是把慈善事业和超市经营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把“好事办好”的目标。
对整个流通环节而言,“农超对接”、平价商店创造了超市、消费者、农户多赢的局面,延伸了农业产业链上产、供、销各个环节的服务;通过市场的手段把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巨大需求,转化为带动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的主导力量,构建起城乡互动、双向流通的农产品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