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陕西:吹响名优特农产品集结号

□ 本报记者 张 成 文/图

西部供销合作社精品农副产品推介展示会上人潮如流,农产品琳琅满目。

☞ 看点

    基层组织以何种形式恢复重建?怎样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终端消费者餐桌的无缝对接?怎样将农产品流通、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陕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2013年打造的“一县一品、百县百品”给出了答案。

    “一县一品、百县百品”利用供销合作社系统超市、供销蔬菜直通车销售终端,设立专区、专柜,将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农产品产销网络有效联结,开辟了从田间地头到超市再到消费者的直航专线,将供销合作社的服务本质完美地融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

    以推广精品为途径,以深化服务为目标,2013年对于陕西省供销合作社而言无疑是“精品”的一年。回望2013年,产销对接解难题、精品展示提底气……种种举措勾勒出陕西省供销合作社践行为民服务的创新轮廓。

    发掘埋没于村落的农业精品

    2013年11月12日,西部供销合作社精品农副产品推介展示会上农产品林立,摆满了来自陕西省各地、市供销合作社的农业精品,各个展台前人潮涌动,前来洽谈的商家络绎不绝,供销合作社、流通企业、终端超市、消费者等群体的广泛参与,使这个展会成绩斐然。而这只是“一县一品、百县百品”系统工程的一个缩影。从今年5月8日该项目试运行以来,陕西省供销合作社先后在西安市隆顺和街坊集市、新合作西果超市等36个点开展了“一县一品、百县百品”名优农产品销售活动。其中,阎良甜瓜展销仅7天就销售了50多吨,初显品牌销售的锋芒。

    发掘埋没于村落的农业精品,品牌打造为农产品插上飞向市场的翅膀。“一县一品、百县百品”利用陕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超市、供销蔬菜直通车销售终端,设立专区、专柜,将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农产品产销网络有效联结,开辟了从田间地头到超市再到消费者的直航专线,将供销合作社的服务本质完美地融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

    纳入“一县一品、百县百品”体系的农产品必须是安全优质的产品。陕西省社引导各地供销合作社发挥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按照绿色、有机食品的质量要求,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了突出产品的品质和特色,陕西省供销合作社结合各地的地域特点,在秦巴山区着力发展茶叶、菌类等产品,在黄土高原突出杂粮、羊肉及大枣等产品,在关中平原重点发展鲜活农产品;通过省糖酒果品公司,注册“大秦岭·黄土地”品牌,并计划对合作的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进行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目前,全省有企业和专业合作社152个、28大类251种产品参加“一县一品、百县百品”工程。

    打通田间到餐桌的流通渠道

    目前,农产品从“菜园子”到“菜篮子”的流通过程要经过五六个中间环节,流通环节的增多,加大了农产品的成本,成为农民增收的梦魇。陕西省供销合作社组织企业抱团出击,以供销合作社为代表与人人乐、华润万家等大型超市合作,联合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实行常态化销售,通过“一县一品、百县百品”建立了田间直接到超市再到消费者的新型蔬菜购销机制,为超市让利于民创造了空间。目前,“一县一品、百县百品”的农产品销售价格普遍低于其他市场20%,有的价格甚至低至30%。这不仅缓解了农民卖菜难、居民买菜贵的矛盾,还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和居民追求实惠方便的愿望,成为政府稳定市场、平抑农产品价格的重要抓手。

    2012年,为了解决市区居民买菜难的问题,陕西省供销合作社开展了蔬菜直通车项目。如今,蔬菜直通车及销售终端已经成为实施“一县一品、百县百品”的重要抓手,已经建立常态化销售终端47个,除省果品公司直销车辆外,还与榆林、咸阳、甘泉等供销合作社合作运营直通车11辆。同时,控股西安好蔬商贸有限公司,有效整合73个销售网点,初步形成了以蔬菜直通车、蔬菜销售亭为终端,以蔬菜基地、分拣配送中心和陕西农副产品信息网为依托的生鲜农产品流通体系,为“一县一品、百县百品”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火墙。

    构建上下畅通服务体系

    陕西省供销合作社在推进产业化服务过程中坚持由县区自成体系向系统联动发展转变、由系统独立运作向政府支持推进转变、由行政推动向企业市场运作转变,按照省社牵头、市县社组织、企业参与的模式,组织有意向的企业、专业合作社对接“一县一品、百县百品”工程,实现全系统网络建设的大融合、大对接。目前,省内有10个市社分别与项目实施单位——省供销储运公司签订了“一县一品、百县百品”工程战略合作协议,有近100家企业200多个品种有望“零门槛”上柜,实现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产业化服务缓解了市场难题,搭建了顺畅的农产品销售平台。农产品生产销售商、本土超市、外地超市,在一系列对接中,被“牵”到同一平台会面、洽谈。同时,经过严格筛选、包装和加工后的农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市民需求。“一县一品、百县百品”将名优农产品运送到超市和销售终端,方便了市民生活,稳定了市场价格。由于参与销售活动的企业对所供应的产品实行质量可追溯体系,保证了商品质量和消费安全,使市民在家门口就能吃上优质、价廉的名优农产品。在新合作西果超市,一位买眉县辣椒的市民道出了对供销合作社产业化服务的心声:“以前买东西总担心掺假等问题,现在在超市里,现场看着加工,真是方便、省心又实惠。”

    黄土地中挖精品,秦岭山中觅特产。2013年陕西省供销合作社可谓举措多多,通过塑造品牌来深化产业服务,通过产业服务来拓展品牌,走出了一条品牌与产业有机结合的路子。


☞ 政策大势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对话

品牌战略激起产业化服务之潮

——访陕西省供销合作社党组书记、主任陈纯山

    记者:在“一县一品、百县百品”活动中,基层社的收获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纯山:“一县一品、百县百品”有效地引导了陕西省基层供销合作社,使得基层社发展专业合作社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专业性,而不是盲目地为了数目发展专业合作社。陕西省的基层供销合作社在改制以后,资产流失,缺乏主营业务,很多都处于停滞状态。陕西省社通过“一县一品、百县百品”给基层社找到了主营业务,解决了基层社的生存问题。基层社有针对性地扶持当地最具潜力的特产,发展该品种的专业合作社并形成规模;省社则盘活现有资产,发展、建立超市、直销店等产品终端,形成了省、市、县三级供销合作社联动的新格局。省社搭台,以产业为依托,把省、市、县、镇的基层社和专业合作社联系起来,自上而下形成一体,抱团发展,是“一县一品、百县百品”最大的作用。

    记者:也就是说,“一县一品、百县百品”勾画了基层组织恢复重建的纲要,并在相互合作中实现了双赢?

    陈纯山:对,通过“一县一品、百县百品”,使系统内的联合紧密度进一步增强,也解决了系统内网络不健全的问题,实现了互通有无。省供销合作社打造平台,为基层社提供服务,解决了他们在大中城市没有销售终端的问题,基层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了我们在田间地头缺乏收购站的问题。“一县一品、百县百品”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替基层服务,为农民增收搭建平台,所以基层社积极性就比较高,我们并没有强求基层社必须和省社签订协议,他们却蜂拥而来,说明我们找对了方向,走对了路子。为了更好地发展陕西的农产品,我们同济南果品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利用精深加工、产品溯源等技术手段,从田间地头引领专业合作社加工农副产品,打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全链条。

    记者:为什么要把“一县一品、百县百品”作为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合作经济发展论坛主要内容呢?

    陈纯山:这主要是源于我们在实施“一县一品、百县百品”过程中发现了新问题。虽然“一县一品、百县百品”目前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是我们发现,仅仅围绕陕西省的产品还是不够,陕西省的产品并不能完全满足陕西人民的需要,所以把西部论坛定位在十省千品,通过这个把西部这些省份的供销合作社大的网络再编织起来,实现大的互通有无,外省的名优产品通过这个活动在陕西销售,陕西的名优产品也可以走出去。这样为他们的企业开辟了新的市场,我们的产品也找到了外销的市场和途径,互惠互利,且价格便宜,真正解决了卖难买难的问题,最终让百姓获得实惠。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