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3年12月3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张僧繇画龙点睛

□ 晏 晨

    张僧繇(yóu),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南朝梁画家。张僧繇一生苦学,擅长写真、人物故事画及释道宗教画,所绘佛像自成一格,被称为“张家样”,亦善画龙、鹰、花卉等。

    他作画十分勤奋,每天从早到晚画笔不离手,这样坚持了几十年,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梁武帝崇奉佛教,但凡有新的佛寺竣工,都命张僧繇为佛寺创作壁画。张僧繇所绘制的佛像栩栩如生。有不少故事讲述他的神奇技艺,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要属“画龙点睛”,这在唐代画论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有记载。

    相传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游玩,一时兴起在寺院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众人看到画作后都纷纷拍手称奇,因为墙壁上画的龙跟真龙一模一样,但唯一的缺憾是没有眼睛,有人就问他:“你为什么不把龙的眼睛画上呢?这样就更好啦。”张僧繇摇摇头,笑着回答说:“眼睛可是龙的精神和灵魂,只要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人们听完都觉得张僧繇的话十分荒唐,也没有人相信,硬要他把龙的眼睛给画上。张僧繇拗不过众人,只得又拿起画笔给墙壁上的两条龙画上了眼睛。笔刚落下,墨迹还未干,霎时雷声大作,双龙腾空而上直冲云霄,一会儿工夫就不见了踪影。人们都被眼前的奇景吓得呆住了,等他们缓过神来,墙壁上只留下了两条没画上眼睛的龙,张僧繇也早已不知所踪。

    张僧繇的精湛画技得到后世画家的推崇和临摹。唐代画家阎立本对张僧繇的画作非常欣赏,曾经三次前往江陵观摩他的壁画,仔细揣摩,连吃饭睡觉都不愿挪步,好多天后才离开,被传为美谈。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美学博士

    国画鉴赏

    张僧繇的画风与顾恺之和陆探微的绵密笔法不同,他引入了书法中的“点、曳、斫(zhuó)、拂”等技法,点画时虽然有缺落感,但是形象具备,被称为“疏体”。他所画神人的体态、面容、衣饰体现出了“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的特色。张僧繇的原作今天已经见不到了,唐代梁令瓒临摹他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图》尚流传在世,现存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国画词典

    意到笔不到,指画作贵在含蓄,笔虽未到,却能在画面意境中加以体会。古人形容宇宙乃一气贯通之整体,表现在国画、书法中,笔画虽缺但内在气韵、笔势相连,故有笔断意连之谓。意与笔也是虚与实的关系,画面虚实结合,气象氤氲,臻于妙道。

    国学原典

    “张(僧繇)、吴(道子)之妙,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