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燕窝输华贸易停止两年后恢复
本报讯 2013年12月30日,由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联合举行的“进口马来西亚燕窝产品检验检疫要求新闻发布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会上宣读了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关于进口马来西亚燕窝产品检验检疫要求的公告》,今后符合《进口马来西亚燕窝产品检验检疫要求》的马来西亚燕窝产品将能进口我国。至此,马来西亚燕窝输华贸易停止两年后得以恢复。
据了解,燕窝是马来西亚优势传统产业,每年产量约200吨,产值10多亿美元,其中70%出口到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2011年,由于涉及“血燕”事件,我国暂停了燕窝产品进口,直接影响了马来西亚燕窝出口。之后,马方多次提出希望尽早恢复燕窝对华出口。为促进中马贸易稳定健康发展,满足国内消费者对燕窝的需求,2012年9月,在南宁召开的第三届中国—东盟质检部长会议(SPS合作)期间,国家质检总局与马来西亚农业与农基产业部签署了《马来西亚燕窝输华检验检疫和卫生条件议定书》,启动了进口马来西亚燕窝的检验检疫准入程序。按议定书的规定,输华燕窝产品的加工企业,须由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局根据中国《进口食品国外生产企业注册管理规定》进行注册,只有获得注册的加工企业,才能向中国出口燕窝产品。
据介绍,国家质检总局公告中允许进口的燕窝产品指已去除污垢和羽毛、适合人类食用的燕窝(也称洁净干燕窝)及其制品。但食用燕窝(不包括制品)在进口之前,还应按规定办理检疫审批手续,取得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燕窝的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应当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备案,进口食品收货人应当向其工商注册登记地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备案;报检时应提供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马来西亚农业部出具的兽医卫生证书、马来西亚卫生部出具的卫生证书、原产地证书正本原件,货物的内外包装上应当用中英文注明品名、重量、燕窝(洞)名称及注册号、加工企业名称、地址及注册号、产品储存条件和生产日期等信息,并在报检单的相应栏目上注明上述信息。
(日 讯)
越南拟在水产品出口贸易实现突破
本报讯 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越南水产品出口约67亿美元,同比增长10.1%。
越南水产协会(Vasep)称,截至2013年底,越南水产品出口至156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前三大出口市场分别是:美国、欧洲和日本,年出口额均超过10亿美元。2013年,越南对美国出口水产品约17.5亿美元,同比增长6.7%。
报道称,2013年,越南对中国大陆和香港特区出口水产品6.5亿美元,同比增长55%。2014—2015年期间,越南拟加大对华出口力度,特别是扩大正常贸易出口量,开发广州以外的市场。与此同时,越南还将继续开拓南美市场,扩大水产品出口。
(商 讯)
澳大利亚拟拓宽对华贸易
本报讯 据统计,澳大利亚对华出口额2012年达790亿澳元。2013年8月,澳对华出口环比增长11%,达到87亿澳元,创单月历史新高。由于近来澳大利亚经济前景不容乐观,澳政府正在酝酿扩大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种类。作为大型红肉供应国,澳大利亚拟将袋鼠肉作为特产打入中国市场,并借机拓展双边贸易往来。
长久以来,澳经济严重依赖以铁矿石为代表的资源类大宗商品的出口。然而,自2012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低迷,澳大利亚进入“后矿业繁荣”期,国内经济备受影响,出现了失业率增加、经济增速放缓等一系列问题。为缓解资源类产品出口低迷造成的经济影响,进而提振国内经济,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将新的增长点寄望于出口的扩大和转型,并希望农产品和海产品出口成为继铁矿石和焦炭之后新的支柱产业。
澳大利亚农业发达,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是世界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国,还是世界第三大捕鱼区。由于澳大利亚人口稀少、国内消费市场容量有限,其农产品出口压力较大。近年来,澳元汇率高企,对该国农产品出口造成不利影响。澳央行去年以来多次降息,以期打压汇率,扩大出口。
世界贸易组织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国市场对肉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未来肉类消费需求将大幅增长。澳大利亚红酒、奶粉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在中国拥有良好口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人们对于高质量食品的需求。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澳大利亚有丰富的产品,这为中澳两国贸易合作的拓展创造了条件。
鉴于自2005年启动的中澳自贸协定谈判已谈了近20轮,至今仍未达成协议,澳大利亚国内对尽快与中国达成自贸协定的呼声很高,其背后的一大原因是,中国与新西兰签署了自贸协定,而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农业具有高度相似性,这导致澳农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相对下降。
(韩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