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1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小贷公司借力P2P 难为长久之计

□ P2P公司高级分析师 张吉龙

 

  有些P2P是平台类型的,聚合多家小贷;有些P2P是直接归属某家小贷公司的,总的来讲,这些P2P都是小贷公司的“线上网点”,作用在于拉客户。

  中国的P2P格局其实很明显,除了一家线上平台,其他都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毫不客气地讲,99%的P2P都和小贷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有些P2P是平台类型的,聚合多家小贷;有些P2P是直接归属某家小贷公司的,总的来讲,这些P2P都是小贷公司的“线上网点”,作用在于拉客户。至于大数据、云计算神马的,大家向来闭口不提。

  小贷公司的动机之一是P2P的身份带来的便利。

  对小贷公司而言,P2P互联网新贵的身份乃是突破地域、融资规模、放贷规模、终端用户群四大限制的绝佳凭借。

  P2P宣称是小微金融,小贷亦是,然而在监管的待遇上,P2P相对自由,小贷却极为严格。

  以浙江省为例,2008年出台的《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登记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小贷不能跨区域开展经营活动,从而把小贷公司的活动范围限制在本行政区内。这一规定大大限制了小贷公司的发展,让众多小贷公司如鲠在喉,但不得不遵守,连阿里巴巴都只能在浙江和重庆分别建立小贷公司才能开展当地业务。P2P却没有这个烦恼,可以通过互联网覆盖全国,在国内任何一个地区,只要能“上网”就能办理业务,倘若把国家限制取消,P2P企业的业务理论上可以覆盖全球。

  对小贷公司而言既然短期政策放宽无望,不如转向P2P,以P2P为外壳或者平台开展业务,绕过这一限制。突破了地域限制也就意味着突破了用户的限制,面对的用户群从区域性转变成全国性,加上通过互联网可以更快地接触到终端客户,可以更快速地扩大成交规模。

  此外P2P身份的无放贷杠杆限制也让小贷公司非常羡慕,根据规定,小贷公司能放贷的资金最多不超过其注册资本的1.5倍,即便湖南等地把这个限制放宽到3倍,和P2P的无明确政策限制完全无法相比。公开资料显示,温州贷注册资本为500万,人人贷注册资本只有100万,但它们一年就可以把成交额做到数亿甚至十亿,随便一个理财计划就可以成交几千万。

  小贷公司不能吸纳存款,融资途径非常有限,但P2P可以吸收投资人的资金,虽然说P2P一直呼吁“不吸储、不放贷”,但很多P2P公司暗中都突破了限制,那些各种理财计划、优选计划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就是资金池,和吸储几乎没有区别。

  小贷借道P2P的另一个动机在于互联网金融是未来的趋势,连敢和马云打赌的王健林最近都说,任何行业都要拥抱互联网,不然将会很难过。小贷和银行、基金公司一样,互联网对传统金融业的冲击也大大震撼了小贷公司,小贷公司也急需在互联网上寻求出路。

  P2P和小贷规模大小不成比例,然而市场却可以平滑过渡;P2P服务对象可以自然向上,小贷要向下,却需要整体流程的再造;再说成长速度,在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增长率面前,即使十倍的规模差距也难以让小贷安心。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