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消品零售总额2013年或增13%
本报讯 数据显示,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低于14.5%预定目标已成定局,商务部以及多个智囊机构均预测2013年社会零售总额在13%左右,远低于预期。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上表示,预计2013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23.8万亿元,增长13%以上。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也表示,预计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为13%左右,低于2012年全年14.3%的增速,但总体仍处于较快增长区间,预计2014年形势将会有好转。
社科院在2013年12月举办的中国形势报告会上指出,2013年预计消费名义增长13.3%,实际增长11.6%。导致2013年消费增长下滑的短期政策因素是新一届政府加大反腐力度、公款消费大幅下降等。国家信息中心同样预计,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13%,认为中国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有所放缓,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
(徐纯子)
史上最纠结IPO重启
本报讯 近日,已经停了一年多的IPO终于重启。
在2014年元旦钟声敲响之前,至少有11家拟上市公司分两批拿到了IPO批文,分别是第一批的纽威阀门、新宝电器、全通教育、我武生物、楚天科技,以及第二批的奥赛康、炬华科技、天保重装、良信电器、众信国旅、陕煤股份。
据悉,目前共有700余家企业排队等待上市。
在A股历史上一共出现过8次IPO暂停,其中又以2012年11月16日至2013年11月30日的第八次暂停历时最长,共计1年零16天。
综合所有的IPO暂停与恢复来看,大部分的原因都与市场走势相关,始于市场低迷,止于市场转好与发行制度的改革。
长期以来,A股市场上市公司造假、违法违规事件频发,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对股市有诸多不满。不健康的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融资、发展也非常不利。
在这种背景下,证监会从2012年10月份开始暂停IPO,一只手加强稽查执法,肃清市场环境;另一只手推动制度改革,推动新股发行体制市场化。
2013年6月,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并向社会征求意见,IPO重启成为可以期待的事件。
与暂停时间呈正比的是发行制度改革的力度。按照本次新股发行改革的精神,行政化干预手段逐渐退出,证监会发审委“依法对发行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内容的合法合规性进行审核,不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作出判断”。类似的“放权”改革是以往任何一次重启都未涉及的课题。
“IPO回归,我们多了很多工作,需要跟拟IPO的企业去讲解一些新的政策。”一位上海投行人士表示,本次IPO重启伴随的改革预期更加明显,证监会推动的方向是市场化。“但是与之前相比具体差别在哪里,还要看前几家IPO发行的情况。”
(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