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化妆品司启动了对非特殊用途产品拟备案管理系统建设的意见征集。
国家食药监总局局长张勇近日公开表示,2014年将组织开展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修订。
由于在此之前,化妆品领域的“基本法”——— 《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条例》也已启动修订前的意见征集,且GMP条例的征询也在悄然推进。监管层密集出台政策法规,正在让化妆品行业一夜从“放养”进入到“圈养”时代。
化妆品是时尚行业,流行的时效性非常明显。目前,国家局在用药品管理的思路来规范化妆品行业,条例规定的行政审批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例如跨国公司已经在为正在到来的化妆品从严管控新政作相关应对,兰蔻撤下了此前花巨资宣传的微整形系列,并冠以更加合乎中国法规的新名称上市。
广东日化商会一位相关负责人认为,美白等化妆品纳入特证管理,对行业有重大影响。“原来是非特殊化妆品变为特殊化妆品,即意味着非特证管理变为特证管理,而每一个特殊化妆品特证申报费用高达2万元。”
美白类产品在化妆品中占到三分之一的市场,在专注于护肤类的化妆品企业中,比重非常大。特证管理范围扩大至美白产品,几乎将影响所有化妆品企业。
“依照国内现有的化妆品法规,特殊用途的化妆品是不可以委托生产的,而很多化妆品企业一开始都是以OEM的方式进行市场开拓,若一旦扩大特殊化妆品监管的范围,即意味着很多产品将面临退出市场的风险。”亚洲PH PC咨询公司总经理谷俊亦如是指出政策大修对行业的影响。
(马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