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新年伊始,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在深刻总结2013年全面工作的基础上,提出2014年新规划,探索发展新路。安徽省各地供销合作社在深入贯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安徽省社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座谈会会议精神的同时,各地市、县供销合作社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从顶层设计上谋划发展战略、行动上探索改革发展之路。
宣城:社企分开 以资金为纽带建供销新格局
从2014年元月1日开始,宣城市供销合作社机关和社有企业按照各自职能,实现了分开运作。计划从2017年开始,社有企业的经营者将不再由供销合作社机关干部兼任,完全从市场中选聘,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真正实现现代企业制度。
根据宣城市党政主要负责人的要求,宣城市社不等不靠,先行先试,目前已经拿出了改革试点方案。
方案充分尊重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明确界定并严格区分供销合作社机关和社有企业职能,提出实行社企分开的发展思路;要求打破社有企业层级限制,加强资本、资源整合,形成全市统一的供销经营运行网络体系和现代治理结构;探索推进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建设,开展信用合作,提供金融服务。
从今年开始,宣城市社将牵头整合全市系统社有资本和各类资源,建立具有雄厚资本和完善经营网络的龙头企业,计划到2017年,形成如供电、石油、烟草等部门的地域统一的全市供销经营运行网络体系和现代治理结构,实现资本一体化、网络一体化、经营一体化、品牌一体化的经营服务格局。同时,乡镇供销合作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社不再作为独立的基层组织,而是纳入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网络,作为网络终端,把基层组织建设与服务体系建设、经营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实现三位一体,从而达到“服务规模化、流通现代化”的要求。
宣城市社还计划今年牵头创办两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各县市区社牵头至少创办1家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把农村合作金融业的发展作为供销合作社系统未来的发展重点。
马鞍山:资源整合成为“服务”和“发展”的手段
作为社有企业实力并不雄厚的马鞍山市供销合作社,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面成绩突出,备受省市领导重视和肯定。目前,马鞍山市社正加大与重点合作社的合作力度,希望在服务中寻找壮大社有经济的途径。为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马鞍山市社正在制定计划对机关人员分工进行调整,优化人员结构和工作流程,增强主要业务部门和经营部门人员,保障改革主攻方向的人员力量。
以服务求发展,马鞍山市社把资源整合作为“服务”和“发展”的手段。通过广泛联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势,目前,市社正在积极争取获得部分社区农贸市场的经营权,打造具有供销合作社特色的标准化社区综合性服务中心,搭建连接城乡的服务载体和平台。在去年与含山县、当涂县开展电子商务领域合作的基础上,马鞍山市社决定今年继续牵头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电子商务业务,深入加强与当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合作。由市社和县社每年共同主办的农副产品展示展销活动,也是整合供销合作社内部资源基础上整合社会资源的典型案例,马鞍山市社希望今年能继续做大、做优这项活动,做出品牌。
滁州:寻求立足政府层面支持改革的力度
滁州市供销合作社在安徽省社改革发展座谈会结束之后,便迅速向滁州市分管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寻求立足政府层面加大对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支持力度。他们还按照总社和省社的改革指导方向,加大对基层的调研力度,争取成为安徽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改革试点市。
近两年,滁州市连续下发支持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有关意见,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和“新网工程”建设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并明确了工作任务;市财政连续两年拨付200万元“新网工程”扶持资金,推动了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发展;市人大还就“新网工程”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出台了《关于全市“新网工程”建设情况的审议意见》。
桐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一大课题,围绕这一课题,近年来,桐城市供销合作社不断摸索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公认的成绩。在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的今天,桐城市毫不迟疑地继续把推进工作的具体着力点放在依托合作经济理念、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上。
近年来,桐城市社抓住土地整理置换和中低产田、农田水利改造等机遇,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方式实现流转土地面积达4.3万亩。现全系统已有2家龙头企业和4家专业合作社涉足土地流转经营,直接辐射带动农户2.4万户。以参股、联合形式发展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2家,并在此基础上筹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不断扩大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效。其中,新天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粮食生产基地已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宁国:“触电”打造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
宁国市供销合作社认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走向,要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触电”是必然趋势。在宁国市社的牵头努力下,去年4月淘宝网“特色中国·宁国馆”正式上线淘宝首页,成为淘宝网正式运营的安徽省第一家、全国第二家特色中国县级馆。在推进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中,宁国市社正在争取党委、政府及上级社的支持,打算尽早组建电子商务产业园,壮大电子商务规模,实现电子商务产业化。
基层社建设一直是这个山区社的薄弱点,面对改革和供销合作社功能定位的需要,宁国市社决定试点在该市重点经济区港口镇组建基层供销合作社。通过以资本为纽带,以资金互助社为平台,坚持为农服务宗旨,采取合作股份制形式,吸收乡镇农业生产资料、日用品超市经营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营大户和农民经纪人投资入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基层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对入股的股东(社员)所经营的经济实体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统一悬挂供销合作社标识标牌,进行规范化管理,提供资金互助、信用合作服务,形成为农服务载体。为农村农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优质服务,为农民提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服务,打造新型基层供销合作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