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王心:
再牛的梦想,也经不住傻傻地坚持:茶事者,把茶巾叠上1001遍,提壶、注水、出汤1001遍,同一种茶喝上1001遍……道就在其中。擅泡茶者,唯手熟尔,擅鉴茶者,唯眼熟尔,擅品茶者,唯嘴熟尔。
@茶馆网-茶标委:
【做茶馆,也曾经是门大学问】 “老南京版”近期连续介绍了南京的“茶文化”,并且按照时间脉络梳理了南京茶馆变迁的历史。说起南京的茶馆,也曾经全国闻名,如今南京大街上茶楼茶社随处可见,但当年茶馆里那套规矩讲究却早已消失了。
@茶圣居:
茶自然离不开水,陆羽在《茶经》中写道:“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天水当然就是最上乘的,指的是雪水、露水等。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曾写到用五年前在梅花上收的雪水冲茶喝,可谓是把饮茶的水写到极致了,这样喝茶不仅关乎格调,还是极度奢华的。
@行走的李菡:
茶艺服务员,不仅仅要学习礼仪,泡茶,商务接待,还要担当文化讲解员的作用。我要带领姑娘们走近寺庙,去看待寺庙的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静心抄写经书,熟悉南岳衡山的经典景点和人文典故。并邀请当地的老“知识宝库”给大家诠释南岳衡山的魅力与深厚的人文底蕴。
@朱晏:
那晚回来试茶,据说是10年的生普,拼配是肯定的,如果是2000年到2004年的,应是郑跃任厂长,那时间段,勐海茶厂的产品丰富而多样,很多产品是经销商订制茶,部分还是来料加工茶,虽然也是大益茶,但,辨认成了一门复杂的学问。
@广生祥六堡茶:
#茶船古道#对于茶马古道,或许大家都耳熟能详,茶历史中还有一条【茶船古道】你知道吗?清初起,六堡茶主要以销往南洋诸国为主。得益于当时兴旺的水路运输,商人们凭借着西江这条黄金水道将华南、西南的丰富物产以最低的成本运达广州,再从广州转口外销。茶叶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张叶挺:
月色朦胧,将尘世喧嚣冲泡成手中的一杯茶,任汤色一点点淡去,慢慢读懂茶的品格与韵味。当你用心品茶时,茶叶绽放出的美丽、茶香亦是不同。茶之道,茶知道,守一怀净土,盈一眸恬淡,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愿每个人,在纷呈世相中不会迷失荒径,可以端坐磐石上,陶醉茶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