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最美农信社获奖人物


何立梅 信阳市浉河区农村信用 合作联社鸡公山信用社 大堂经理
王跃民 兰考县农村信用合作 联社三义寨信用社大堂 经理
谷秀献 安阳市市区农村信用 合作联社会计出纳部 科员
王敏 济源农村商业银行邵原支行客户经理
曹兴华 陕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公司部经理
王杰斌 新蔡县农村信用合作 联社个人金融一部 副经理
曹恒党 平顶山市舞钢区农村 信用合作联社钢城 信用社客户经理
茹全波 卢氏农村商业银行兰草分理处主任
阎新雷 郑州市市郊农村信用 合作联社柳林信用社 主任
杨玉明 鹿邑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个人金融部经理

 

获奖人物: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鸡公山信用社 大堂经理 何立梅

她是我们的恩人    

    鸡公山下台子畈村的老支书胡连勇至今仍清晰地记得17年前第一次见到“何会计”时的情景:“和俺这山沟里的妇女没啥两样!”没人能够想到,就是这个其貌不扬,朴实得像邻家姐妹一样的妇女,成为了给山民们带来脱贫致富的“金拐杖”!17年后的今天,说起“何会计”,大山深处的人们依然有着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

    “何会计”并不是会计。她名叫何立梅,是信阳市浉河区联社鸡公山分社一名普通的信贷员。因为她心里装着每家每户的一本账,大家都称她“何会计”。从1997年调到鸡公山分社开始,她严格把关每一笔贷款,掌握农户的详细信贷情况。

    2000年,台子畈村农民孙软播找到何立梅,想贷款1万元在村里开百货店,但是他家境贫寒,找不到担保人。何立梅经多方打听,主动找到孙软播的姐姐,打消她的疑虑,为孙软播做了贷款担保人。很快,孙软播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如今,他的“两元百货店”开到了深圳。当年的穷小子成了百万富翁。和孙软播一样,共有36位青年农民先后从何立梅的手里接过了经商贷款,通过开办“两元百货店”挖到“第一桶金”,走出了山沟沟,并把“两元百货店”和超市开到了郑州、合肥、武汉、广州、深圳等国内8个大中城市。

    山村里的群众都知道,找“何会计”贷款,想拉关系走后门,那是压根没门!而只要符合条件,人品好、有人担保,就“一点都不作难”。

    由于常年奔波在外,何立梅根本顾不上家庭。就连母亲生病去世,她也没能陪在身边。不到50岁的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许多。多年的高血压久治不愈,她走到哪里都要揣上药片。为工作付出大量时间精力,何立梅却从不在意个人待遇、职称问题,最近几年才由信用社的“双办员”转为正式工。

    再有一个月,何立梅就要退休了,但那个不知疲倦的身影,巍峨的鸡公山不会忘记;那个一路伴随他们致富奔小康的亲人,山民们不会忘记!


获奖人物:河南省兰考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三义寨信用社 大堂经理 王跃民   

农信社里的“雷锋哥”

    从业21年来,王跃民没有说过豪言壮语,也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却以自己敬业爱岗、默默奉献的感人事迹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同事的尊敬,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县级先进工作者,还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雷锋哥”。在他身上体现出了农信人敬业、诚信、高效、和谐的优秀品质,已成为当前兰考县农信系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面旗帜。

    1992年,35岁的王跃民入职农信社,开运钞车从事押运工作,这一干就是17年。17年间,他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始终把安全行驶放在第一位,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17年间,他运送、调配款项上万次,累计金额数十亿元,从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或差错。

    2009年,实行社会化押运后,由于工作突出,王跃民被安排到三义寨信用社转型成为一名大堂经理。那一年他52岁,已过知天命之年。“年龄大不是落后的理由,业务上绝不能拖大家的后腿。”凭着这股锲而不舍的认真劲,上岗后他积极参加社里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并且把背利率表、熟练掌握开卡所需资料、熟悉存取款业务办理流程等当做每天的必修课。很快他就熟练掌握了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现在,凡是客户办理业务经常遇到的问题,如金燕卡“四免一参与”优惠措施、农信社利率浮动比例,或是与其他银行相比有什么优惠等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

    为做好大堂服务工作,他把群众当亲人。在干大堂经理的3年多时间里,王跃民靠着真心实意为乡亲们服务的态度,与很多客户都成了朋友,群众也记住了他——农信社营业大厅里的“雷锋哥”。


获奖人物:河南省安阳市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会计出纳部 科员 谷秀献    

古城安阳“活雷锋”

    提起谷秀献这个名字,不仅他的同事们会竖起大拇指称赞,安阳红十字会、卫生系统,甚至在安阳全市他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他是安阳市鼎鼎有名的献血状元,曾先后获得中国红十字总会、解放军总后卫生部联合颁发的无偿献身奉献奖铜奖、银奖、金奖和无偿献血促进奖,是安阳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大队长。他是个用真情感动人们的人,被评选为“2005年度感动安阳”十大人物之一,2010年12月5日当选为“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

    “老谷是个实在人、热心人、大好人,有困难找老谷,他一定会帮忙帮到底……”谷秀献身边的人这样评价他。十多年来,老谷为单位同事和社会上素不相识的群众修理自行车、疏通下水管道、清理厕所便池等,平凡事究竟做了多少,连老谷自己也记不清。有的人不理解说他是个“傻子”,老谷却说:“每当我帮助别人解决了困难,内心就非常充实。”

    谷秀献真正被安阳人熟知,是因为他无偿献血。十多年来,老谷的献血总量超过了11个正常人全身血液的总和。老谷身上保持的三个“第一”让他引以为豪:安阳地区无偿献血总量排名第一,年度献血量排名第一,第一个自费到郑州抽取骨髓血样的自愿者。

    多年的献血经历让谷秀献感到个人力量的有限,一个人的血液对于整个社会的需求只能是杯水车薪,一定要让全社会都认识到无偿献血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在老谷等人的倡议下,安阳市成立了专门从事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和志愿服务的“安阳市无偿献血服务队”。2010年12月,他因此当选为“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

    对单位,老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家庭,老谷承担责任、无怨无悔;对社会,老谷更是竭尽所能、回报热血。鲁迅先生的名言正是对他的写照: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和血。老谷的一言一行,充分展示了新时代农信人的新风采,为新时期的农信人赢得了荣誉。


获奖人物:河南济源农村商业银行邵原支行 客户经理 王 敏    

让青春在奉献中闪光

    自参加工作以来,王敏就一直坚守在邵原支行,从内勤会计、信贷会计到客户经理,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热血青春。

    2006年,王敏通过招聘考试,顺利地成为济源农商银行员工。然而,工作之初,一切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容易,于是王敏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业务上的尖子、岗位上的能手。他勤练点钞、打算盘、数字汉字输入等基本技能;坚持学习金融、经济方面的理论;虚心向老员工请教业务流程和工作经验,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迅速提升。

    走上客户经理的岗位后,他创造性地提出“三熟”工作法,即“人熟、地熟、情况熟”。他主动与客户联系,从而使自己业务量不断提高,业绩一直位于单位前列。在总行每季度组织的等级评定测试中,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连续三年被评为A级。

    工作中,他始终树立“一切为了客户”的思想,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解客户之所需,用心细致,把朋友情注入工作中。节日来临,他会通过短信、电话、登门拜访等方式及时向客户送去祝福;当客户生病时,会及时送去关心;当客户遇到困难时,会竭尽所能提供帮助。通过日常点点滴滴的细小事情,缩短银企之间的距离,让客户体会到真情,真正做到深入人心。

    辛勤的努力换来自身的快速成长,艰辛的付出取得累累硕果。自2009年12月至今,王敏累计发放贷款2000余笔,金额累计1亿元,无一笔贷款出现不良。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被评为济源农商银行“先进工作者”。


获奖人物:河南省陕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公司部 经理 曹兴华    

农信舞台展风采 各个岗位谱华章

    自1994年参加信用社工作,曹兴华先后担任陕县联社大营信用社会计员、主办会计、主任、营业部主任、联社业务科科长、公司业务部经理等职。参加信用社工作18年来,他曾获得过13次县级联社先进工作者、5次市级先进工作者、3次省级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2006年3月,曹兴华就任陕县联社大营信用社主任。面对该社已连续3年亏损的困境,曹兴华上任后从整治员工作风开始,淘汰一批人、停职一批人、重用一批人,同时又适时推出汽车、住房按揭等新型贷款品种,使大营社重新迸发出活力。2009年,大营社贷款到期收回率达到了100%,他的工作也因此得到了上级和同事们的肯定。

    在他的谋划和努力下,陕县联社先后打造了五种贷款,至今仍是陕县联社贷款的“拳头产品”。

    曹兴华工作大胆,但又不冒进,常常在别的银行不敢触及的客户中寻求有潜力的优质客户。

    三门峡威尔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典型。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陕县招商引资项目的主要单位,在资金出现缺口,缺少有效的担保能力,其他银行均拒绝贷款后,曹兴华却带领客户经理深入该企业调查摸底,最终为该公司授信1200万元,使该公司当年盈利900万元。

    参加工作20年来,曹兴华没有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和亲朋好友谋一点私利,因此也得罪了一些亲朋好友。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面对人情世故,他总是谨言慎行。用他的话说就是:“事儿多心不能乱,什么时候都要做个明白人。”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

    曹兴华就是这样,心系陕县农信痴情不改,情牵豫西热土无怨无悔,以一个职业农信人的标准严格要求着自己,用真心、真情、实干描绘着自己壮丽的人生画卷。


获奖人物:河南省新蔡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个人金融一部 副经理 王杰斌    

忠孝两全感动天中

    在同事眼中,王杰斌是一位敬业典范;在领导眼中,他是一位得力干将;在家庭中,他又是一位难得的孝子。怀着对农民兄弟的深厚感情,凭着对农信事业的挚爱之情,他创造了30年放贷基本无不良的骄人业绩。同时,他20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瘫痪在床的母亲,孝行感动天中大地,他以他的实践证明:世上忠孝能两全!

    王杰斌常说,我是农民的儿子,应该为农民服务,当好农民群众的“贴心人”。为了掌握过硬的本领,王杰斌一方面注重加强业务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学习掌握;另一方面,注重向老职工学习“背包银行”的光荣传统,扎根基层、服务农民。长期的工作实践,使王杰斌深刻体会到:“不贪不占,什么事情都好办。”对农民、对客户,他热心、诚心、随和,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做人准则,坚持请吃不到、送礼不要、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王杰斌经常说:“银行的钱是老百姓的血汗钱,一分也不能流失。”工作中,他严把贷款“放、管、收”三关,坚持把自己及他人经放的贷款管好用活。在孙召信用社工作的20多年间,经他发放的贷款1200万元,正常收回率97%以上;收息率更是达到100%,在该县客户经理中名列前茅。2010年,王杰斌调入联社个人金融一部,仅他一人发放的贷款就超过7000万元,到期收回率、结息率均保持100%,累计为农信社创造利息收入200万元。

    王杰斌还是个孝子,1993年,他母亲突发脑溢血导致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王杰斌怕老人得褥疮,便经常为母亲擦洗身子,剪手指甲、脚指甲。为了让母亲晒太阳、透透气,王杰斌自己动手设计、焊接了一张带轮子的床。只要天气晴好,他就会推着母亲在院子里待上一阵。这一坚持,便是20年。

    由于事迹突出,2008年4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河南电视台新闻联播分别报道了他的事迹;2009年10月,他被驻马店文明委评为驻马店敬老爱老模范;2010年5月,被驻马店天中晚报评为“2010年天中十大孝星”。他还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先进工作者,新蔡联社连续3年在该县作出向他学习的决定。


获奖人物: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钢城信用社 客户经理 曹恒党    

一个清贷人的无悔抉择

    清收盘活不良贷款是农信社基层信贷员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一份“苦差事”。而就是这样一份“苦差事”,舞钢联社钢城信用社的曹恒党却一干就是14年。他以敢尝“苦水”味道、敢摸“老虎”屁股的精神,共为钢城信用社依法诉讼清收贷款2亿元。在舞钢联社系统,无论是谁提起老曹的大名,都由衷地钦佩。

    清收盘活不良贷款比较困难,起诉后依法强制执行清收更为艰难。欠款人熊某丈夫去世,带一女孩随父母生活。2005年初夏的一天早上,熊某强行进入曹恒党的办公室,几句话后就从挎包内拿出一把半尺长的刀子要自杀。曹恒党和同事见状,及时冲上前制止和劝阻,防止了事故的发生。随后,曹恒党耐心细致地做解释,使熊某消除了自杀的念头。

    2010年6月,该联社根据民事调解书申请执行刘某一案,该案保证人李某某在庭审中无理纠缠当面威胁。2011年7月的一天下午,李某某在电话中恐吓曹恒党说:“我已打听到你在哪住,你快退休了,不要逼着法院扣我的工资,否则,我不出手,会有人把你杀了。”

    曹恒党的爱人无法承受这种压力,多次劝曹恒党调换工作岗位,但曹恒党坦然自若、恪尽职守、没有退缩,始终坚持一条原则——依法收贷、以理服人,欠债还钱是真理。

    在依法收贷诉讼过程中,信用社要先期垫付诉讼费用,标的越大,费用越高。如果对起诉对象的还贷能力、经营状况摸不准,最后的执行往往无功而返,信用社很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为尽可能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在工作中,曹恒党对一时失去偿贷能力又无其他可利用资产的贷款户健全贷款档案资料,保全诉讼和担保、抵押时效,定期跟踪检查、调查,保留继续追偿的权力。对经过一段时间,具有了一定偿贷能力,采取常规手段催收无果的债务人坚决诉诸法律。

    只要有1%的希望就需要付出100%的艰辛与努力,做到应收尽收,永不言放弃。曹恒党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获奖人物:河南卢氏农村商业银行兰草分理处 主任 茹全波    

大山深处农信人

    自工作至今,茹全波已在信贷岗位上工作了整整20个年头。然而,无论是做普通员工还是会计,无论是做信贷员或担任主任,茹全波接触最多的是农民,而感情最深的也是农民。

    2009年7月,茹全波被调到卢氏县最偏远的兰草分理处任主任时,这里的经营状况惨淡,存款只有3130万元,贷款余额1310万元,在全县22个网点中排倒数第三。经济效益不好,办公条件也差,茹全波刚上任时,连张办公桌和休息的床都没有。

    然而最让人头疼的还是“盘活贷款”。但茹全波没有被这只“拦路虎”所吓倒,他结合当地实际,决定在集日“中午提前1小时上班”,并在员工中开展“上门服务”、“电话服务”,开拓发展新路子。

    为做好上门服务,茹全波用沾满了泥巴的双脚访遍了兰草的村村户户,仅当年就发展了200多个客户。在他身先士卒地带动下,兰草分理处团队意识形成了,一种奋发图强的团队精神树立了起来。

    通过几年来坚持不懈的下乡走访,他掌握了不少本地在外做大做强了产业的成功人士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人回乡过节的短暂机会,主动登门拜访,希望这些资金雄厚的富商把存款存放到家乡来,支持家乡当地的经济发展。据统计,几年来,外出及务工人员直接在兰草分理处办理金燕卡就达500余张,仅此一项吸储近1000万元。截至目前,该分理处的存款额达到了8350万元,较4年前增长5120万元,贷款余额达到了4645万元,较4年前增长3335万元;在全县的排名也由2009年的倒数第三一举跃至正数第五。


获奖人物:河南省郑州市市郊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柳林信用社 主任 阎新雷    

青春无怨悔 我是农信人

    自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阎新雷已在农信系统待了27个年头,先后担任过5个基层信用社主任,获得过“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荣誉;他带领的员工,很多被评为过国家级或省市级先进典型;他所任职的每一个信用社,多次被省联社、市农信办、市郊联社及当地政府评为先进单位和先进党支部。

    2004年,阎新雷到庙李信用社任主任时正赶上体制改革,积极寻求创新路子的他,想到以规范服务管理的方法来创建农信社优质文明服务品牌。他带着班子成员搜资料、找方法、听讲座,并率先建立晨会制度,组织全社员工集中学习。

    通过不懈努力,庙李信用社从2009年起连续3年被评为“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河南省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2012年荣获“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千佳示范单位”称号。

    任职柳林信用社期间,阎新雷带领团队又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截至2013年6月,柳林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24亿元,较2013年初净增3.2亿元,存款规模在全省基层信用社中最大。各项贷款余额5.8亿元,较2013年初净增1.5亿元,名列郑州市郊联社榜首。

    阎新雷不仅习惯用“数字”说话,也一直用实际行动挥洒着自己的一腔热情。多年来,阎新雷一直都保持着创新的思维和超前的意识,而这也正是他所领导的信用社,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获得先机,拓展市场,一直立于不败之地的原因。


获奖人物:河南省鹿邑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个人金融部 经理 杨玉明    

一身正气精诚至 金燕翱翔惠万家

    2009年初,杨玉明到地处偏僻的唐集信用社任主任。此时该联社各项存款4000万元,各项贷款3000万元,无正常贷款,每月收息不足万元。为了使信用社尽快走出生存困境,重塑支持服务“三农”的形象和地位,他带领全体职工首先从扎实创建信用工程上寻求突破,重拾老农金“背包银行”的创业精神,逐户登门拜访,将质优价廉的金融服务送到农民身边。为了放好贷款、管好贷款,杨玉明结合创建信用工程和贷款制度要求,创造性地提出并严格做到“三必须”、“三真实”、“三不让”。

    一系列的措施使唐集信用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自2009年至今,该社已连续5年实现了任何时点到期贷款本息收回率双100%;截止到2013年8月末,各项存款达17936万元,各项贷款6150万元,正常贷款100%,月收息40多万元。

    2011年5月,杨玉明调任鹿邑联社个人金融部经理。在个人金融部强力推进“金燕快贷通”业务时,杨玉明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坚持大胆创新与精细管理并重,带领并培养20多名优秀客户经理和新员工组成专业营销团队,以“高效、廉洁”为两大工作法宝,先试点、再铺开,走进农户、走进商户、走进社区,扎实开展逐村核贷和扫街式宣传营销服务。

    在杨玉明的带领下,鹿邑县个人金融业务如金燕翱翔,普惠寻常百姓家。截至2013年8月末,该联社建立信用客户档案26420户,评级授信金燕福农卡15410户、金额10.9亿元,实际投放贷款8.9亿元,“金燕快贷通”已成为城乡百姓皆知的农信社金融服务品牌,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