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准确把握市场定位,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助推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截至目前,累计投放涉农贷款115900万元,余额达350322万元,其中企业项目贷款96000余万元,扶持辖内中小微企业105家;支持巾帼妇女创业2096人,发放贷款9300余万元;扶持下岗再就业职工848人,发放再就业贷款4600余万元;支持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贷款230余家,累放贷款25000余万元。
以客户为中心,完善营销机制。该区联社着力加快经营主体由一线网点向区联社的转型步伐。一是建立多层次的营销体系。完善规范公司业务、个人业务部职责和运行模式,法人类贷款集中管理,区联社成为服务公司类客户的承办主体;基层网点成为“金燕快贷通”小额贷款业务营销主体。通过营销体系的建立完善,应对客户需求变化。二是创新营销机制。完善制定客户、产品营销计价考核办法和客户营销奖励办法,对营销有功人员给予重奖,调动信贷营销积极性。三是突出营销重点。围绕创建“双百企业授信”工程,紧盯省市区发改委下发的年度投资计划,筛选梳理符合农信社信贷政策的客户、项目,加快投放进度。
围绕惠民工程,努力加快产品创新。该区联社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农村居民房屋产权“三权”抵押贷款试点,扩大抵押物范围。以新型城镇化、农村社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消费金融、民生金融、社区金融,促进城乡居民生活改善。针对不同行业开发更具针对性的信贷产品,对物流集中区开办“及时贷”物流贷款;针对特色产业、专业协会、专业市场开办“诚信通”兴业联保贷款;市区开办“金领时贷”公务员贷款、“便民通”社区居民消费贷款;结合辖内企业、龙头产业情况,定向开发“企贷通”产品,助推其做强做大。目前,支持巾帼妇女创业2096人,发放贷款9300余万元;支持下岗再就业职工848人,发放再就业贷款4600余万元;支持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贷款230余家,累计发放贷款25000余万元。
提升资产质量,着力增强支农实力。南阳市宛城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一是划定信贷管理“高压线”,严格追究问责。明确“四条”红线,即:坚持先还后贷原则;禁止“垒大户” 发放贷款;严禁向有不良记录的客户发放贷款;严禁发放冒名、虚假等违规违法贷款。二是严格监督检查,有效管控信贷风险。科学设定保证方式,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严格落实贷后跟踪检查制度,及时防化风险。三是严格源头管理,防控风险。将“金燕快贷通”作为农户(公务)等个贷新增业务的主渠道,加快普及推广。四是提高科技管贷水平。在坚持“面谈面签、照相备案”制度的基础上,引入指纹放贷系统,建立“信贷客户回访”系统,提高信贷服务质量,杜绝借冒名贷款。两年来,宛城区联社借助区政府力量累计清收不良贷款23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