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2013年最会讲故事的上市公司


 

    无故事,不股市。在国内的资本市场,讲故事算得上是最经济划算的“生意”——无需太大成本,上市公司只需发布一个公告,或者是借助招聘网站等平台“暗送秋波”,资金便闻风而至,几个涨停板自然不在话下。

    过去的2013年,资本市场上多个概念轮番演绎:民营银行、自贸区、手游、电商等。部分上市公司,扎堆与这些概念“贴近乎”。有公司故事讲得好,市场会鼓掌,比如华谊兄弟和乐视;也有的公司,故事讲得有些蹩脚,比如华天酒店——自己人都听不下去了。

苏宁云商:电商+视频+银行+保险

    “持续转型中。”用这五个字形容苏宁过去的一年,恰好不过。

    2013年2月,苏宁电器宣布改名为苏宁云商,旨在向互联网公司转型。而后,苏宁云商宣布,实体店和苏宁易购同品同价,“这是O2O融合模式的持续深化”。

    “卖电器”的同时,苏宁云商斥资2.5亿美元收购PPTV44%的股权,进军视频领域。收购完成复牌后,苏宁云商收获一个涨停板。

    2013年三季度,市场热炒民营银行概念。苏宁云商筹办银行的消息甫一传出,其股价便应声大涨8%。9月2日,“苏宁银行”的名称被工商总局核准。当时,苏宁云商市值增长近120亿元,成为单季度的大牛股之一。

    此间,苏宁云商还宣布,发起设立保险销售公司。这个举措,第二天便得到了早盘股价大涨8%的回应。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苏宁云商股价涨幅为36.82%。

奋达科技:音箱公司发布智能手表

    奋达科技是2013年资本市场的“大牛股”之一。虽然知名度不高,但其去年股价涨幅高达389.8%,在两市排名第三,仅次于网宿科技和掌趣科技。

    此前,2012年才上市的奋达科技,在资本市场无名小辈,其股价长期低位徘徊。

    它的命运,在2013年6月迎来转折点。彼时,这家原本主做音箱的公司,发布了一款智能手表。这个可穿戴概念引爆了机构和牛散(最牛散户)的热情。

    据报道,2013年,先后有63家机构调研奋达科技。牛散和游资,也对这家日渐火爆的上市公司青睐有加。

    2013年6月,奋达科技股价最高为18.92元,到10月时达到了35.38元。及至12月,奋达科技最高达到了74.88元。

乐视网:涉足电视机与影视公司

    毫无疑问,乐视网是2013年的“明星股”和“妖股”。投资者已经开始在讨论,这家视频网站几时市值可过千亿。

    2012年9月,乐视在一个主题为“颠覆日”的发布会上宣布,推出乐视超级电视,进军硬件领域。此前,广告和版权收入,是乐视的主要盈利点。进入2013年后,乐视正式推出了几款超级电视。对于乐视超级电视的前景,部分业内人士一度表示不屑。“大忽悠”、“炒作概念”等声音,不绝于耳。

    但后来,乐视的超级电视颇为畅销。而这同时也在资本市场上刺激了乐视股价的大涨。

    2013年国庆前后,乐视网宣布收购花儿影视。外界对此笔交易高达15倍的溢价颇有微词,“看不出有什么划算之处”。但当时,正值股市对文化公司热捧之际。而复牌后,乐视股价连续三日涨停。

    在201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乐视网报收于40.8元,相比年初的9.86元,涨幅为313.79%。

    而以其7.98亿股的总股本计算,乐视网的总市值超过325亿元,坐上创业板的“头把交椅”。

金飞达:“追概念”伴随大股东减持

    金飞达,一家江苏服装企业,却在资本市场博得了“故事大王”的称呼。金飞达“追概念”的历史,由来已久。2008年风电概念如火如荼时,金飞达宣布投资1600多万元进军风电领域;而2011年矿产题材大热之际,金飞达又连续收购了两家金矿。

    这些收购,对金飞达的营业收入贡献为零。但每当完成一个动作后,金飞达的股价便迎来一轮上涨。紧接着,是大股东的减持套现。2013年10月,手游概念勃兴时,金飞达在招聘网站发布了消息,招聘手游、互联网彩票等多个热门领域的人才。被眼尖的投资者“发现”后,金飞达发布公告承认,有意向移动互联网领域转型升级。仅凭一则招聘启事和公告,金飞达股价在5个交易日内上涨了17%。

    2013年11月,上海自贸区概念持续升温。此时,金飞达再出手,宣布在自贸区内成立两家子公司。“每次热点投资事项的披露总会引起股价大幅大涨,投资却未见收益。”11月,深交所非点名批评金飞达称,少数上市公司追逐市场热点和概念,涉嫌通过非实质性的跨界投资、业务转型等方式迎合市场炒作。

中青宝:手游故事促股价涨三倍

    2013年,中青宝的股价涨幅为342.32%,雄踞2400多家上市公司涨幅榜的第四位。中青宝的股价涨得好,与其手游故事讲得好,有直接关系。2010年上市后,中青宝的区间跌幅一度超过70%,成为两市最大的熊股之一。

    但在2013年,中青宝的股价却开始扶摇直上。2013年6月,手游热蔓延资本市场。此间,中青宝在深圳发布了一款手游,并透露下半年将有多款自主研发的手游产品上线。随着利好消息的传出,中青宝连续涨停。从5月初到7月底,其股价从12.62元,涨至37元,涨幅接近200%。

    进入8月后,中青宝在此间斥资4.4亿元收购两家游戏公司51%的股权。受该消息刺激,中青宝股价涨停。2013年中期,中青宝的股价最高曾超过80元。

华天酒店:跨界玩手游遭股东大会否决

    2013年10月,主业为酒店餐饮的华天酒店,在毫无症状的情况下,宣布跨界进军手游。当时,手游概念正被热炒。

    华天酒店的计划是,投资1000万元,与深圳融网汇智合作设立一家游戏公司。华天酒店称,后者是“国内成长最快的手游开发商、运营商和发行商”。但不久后,媒体就发现,融网汇智2012年的营收仅52万元,净利润为23.62万元,也未发布过成功的游戏作品。有质疑称,华天酒店借机炒概念的意图明显。

    市场对华天酒店的反馈,并没有像此前的手游公司那样火热。进军手游的消息发布后,华天酒店股价连续三日大跌,跌幅近25%。2013年11月,华天酒店涉手游的议案,在股东大会上被全票否决。该议案没有获得一张赞成票。

时代出版:“沾光”Facebook+自贸区

    时代出版的主要资产,原为几家出版社。但在2013年11月底,它却要打造一款“中国版的Facebook”。

    根据时代出版的描述,其开发的“中国版的Facebook”为一款叫做“时光流影timeface”的社交平台。时代出版拟投入的开发金额为200万元。多位业内人士均称,时代出版以200万元打造“中国版的Facebook”,几乎不可能。

    但资本市场却认可这样的题材。从2013年11月28日开始,时代出版的股价连续涨停,并在一周时间内几近翻番。此外,在上海自贸区概念热炒之际,时代出版还趁机落子自贸区,沾上了自贸区概念。

贵州百灵:降糖药+民营医院飙高股价

    2013年4月,苗药龙头企业贵州百灵,发布了一则令市场哗然的公告。贵州百灵称,公司将与苗医杨国顺等人合作开发后者祖传治疗糖尿病苗药秘方。“公司有随时一次性买断杨国顺所持秘方的权利。”贵州百灵称,买断金额最高不超过1亿元。

    后来,媒体调查发现,贵州百灵实际控制人姜伟,早在2012年便已通过他人代持的方式获得了此专利。而贵州百灵却于2013年4月才发布公告。此时,距离姜伟等人所持股票解禁期还有一个半月。而合作开发苗药秘方的公告发出后,贵州百灵便告涨停。

    2013年年底,贵州百灵公布了经由秘方研制的降糖药,“具有显著的降糖效果”。虽然多位业内人士表达了质疑,但贵州百灵股价依然迎来涨停。

    2013年10月,民营医院概念初兴时,贵州百灵高溢价收购了贵阳的一家医院。次日,贵州百灵开盘后便冲击涨停。

(尹聪)


评论:

电商繁荣的背后

  2013年,在不到20年的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有几个年头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1996年,第一批互联网增值服务公司出现,互联网从教育学术界走向社会。

  2000年,三大门户上市,网络业正式登堂入室。

  2003年,一批互联网公司开始盈利,第二波上市潮出现,网络业基本阵容形成。

  2008年,对互联网从大力促进转为严加管控。

  2013年则是一言难尽,整体上有四大热点,即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手机应用和舆论博弈,呈现出一种畸形发展、病态繁荣的局面。

  电子商务曾经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是中国互联网业发展的短板。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美国第一批涌现出来的网络公司中就产生了EBAY和亚马逊这样的巨头,到2005年左右就有半数以上的网民具有网络购物的经验。

  尽管中国也出现了8848和当当这样早期的电子商务公司,但成长缓慢,即使是淘宝问世后,直到2010年,网民使用电子商务的人数比例还不到四分之一。

  近年来,特别是2013年电子商务增长迅猛,抛开一般因素不谈,税务优势,成本优势和体制优势是三大动因。

  电子商务对小微型企业在税务方面优势明显,不仅仅是看得到的营业税和所得税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员工社保上所具备的回旋余地。

  由于电子商务的买方主要是个人,具有购物数量小,卖方数量大而分散,交易主要依靠电子支付手段进行的特点。所以,商家的公司管理就有了不规范甚至基本属于摆地摊状的机会。

  不交营业税和所得税,少交或不交社保,极大地降低了经营成本。一些中型甚至大型零售企业也利用机会,分设多个网络卖点和销售渠道,或者设立复杂的中间环节,得以避税或者逃税。这样,电子商务对传统商务就形成了商品的价格优势和经营上的利润优势。

  传统零售企业在场地租金、物流成本和人员成本方面负担很重,且有逐年加剧的趋势。在过去的几年中,城市商业地产尤其是一线城市的租金飞涨,极大地削弱了传统商业的竞争能力。

  去年开始的针对党政机关的奢侈浪费风的整顿,又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商品销售上的虚假繁荣。

  相比之下,无需店面支撑而又主要面对百姓个人和家庭消费的电子商务竞争力大增,既无须应对场地租金高企的压力,又没有用户群萎缩的隐忧。

  本来电子商务的最大瓶颈在于覆盖全国的物流和商品递送系统,耗资巨大而系统稳定性差。但是,由于传统商业缺少巨无霸型的企业,过度依赖多重批发储运系统,同时交通系统过度收费造成成本高企,这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电子商务在物流方面的成本劣势。

  同时,数以百万计的快递员工多数处于临时工性质的福利待遇和经常性的超时工作,客观上降低了电子商务的人工成本。

  电子商务的主力军是民营企业,也有少数国资进入,但基本按民营企业机制运行的公司。

  所以,同国有商业企业相比,电子商务企业在体制上就有了显而易见的优势,决策快,资源调配及时灵活,员工积极主动性比较强。即使是同传统商业领域的民营企业相比,电子商务企业的体制优势也十分明显。

  传统商业企业多在一城一地经营,即使是号称全国连锁经营的公司也主要在大中城市布点,而电子商务企业即使再小也可依托公共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服务进行全国性经营。

  传统商业企业一般每天经营时间有限,而电子商务却可以每天24小时服务。

  虽然具备三大优势,但这些优势不可能长期保持。电子商务火山爆发式的增长速度最多再过一两年就会达到顶峰,增长速度会逐年下降,转入年增长率20%左右的正常状态。

  首先,在世界范围内,政府对电子商务免税的扶植政策即将告一段落,会逐步纳入正常的商业税收体系中融合整理。

  中国针对电子商务的税收政策也应该在一两年内出台,同传统商务一视同仁。随着税收优惠的取消,电子商务企业间的规模效益将会凸显,营业税和所得税的减免空间将急剧缩小,数以千万计的小微型电子商务企业的生存环境将急剧恶化。

  除了那些具有独特性和小众性的商品经营者外,小微型电子商业经营者大都会失去存在价值。

  其次,电子商务的爆发性增长反过来又成为商业地产价格下降的动因,而党政机关商品消费能力随着反腐运动的制度化,其后续效应也会长期持续。

  从2014年开始,大中城市的商业店铺租金应该进入下行轨道。同时,物流体系和支付体系的日益公共化和规模化必将渗透到传统商业体系之中,从而缩小电子商务企业和传统商业之间在这些方面的距离。

  最后,随着电子商务企业的规模化和传统商务企业大举进军电子商务,二者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相互兼容,电子商务业长期享有的体制优势也会逐渐削弱,这些年来电子商务对传统商务的替代性效应会逐渐消失。

  在看得见的未来,电子商务的增长率仍然会明显高于传统商业的增长率。

  但是,异乎寻常的爆发性增长将一去不复返,这也将成为一段互联网史上不可思议的传说。

(谢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