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专业合作社圆了退休职工庄园梦

□ 王剑波

    张福希是湖南省沅江市草尾供销合作社退休职工,他的生态专业合作社坐落在草尾镇新乐村。第一期建设已开辟了标准化的葡萄园、枣园、桃园、梨园、蔬菜园、湘莲塘、荸荠塘、精养鱼塘以及散养家禽,面积有100多亩。

    来到生态专业合作社,果园里便飘来一阵阵动人悦耳的轻音乐,令人心旷神怡。张福希笑着解释道:“这是在给果树播放音乐,是根据仿生学的原理给果树林营造欢快的氛围,促进生长开花结果。”映入眼帘的还有宽敞的水泥路、欧式围栏、长长的绿化带,通亮的灯带与果园交相辉映,笔者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与自然融为一体。

    张福希说:“供销合作社改制后,我第一个在草尾镇办起了农资批发部,供应大半个草尾生产资料,经营了10多年,但心里一直想创办一个具有特色的专业合作社。”3年前办理了退休手续后,张福希将农资供应业务交由家人打理,卸下担子后他怀揣着梦想跑遍大江南北,希望寻找具有一定特色的农业产业。

    2011年,一个“庄园+土地+农户”的“梦想雏形”已经在张福希心中形成,但却遇到了两个难题:一个是家人的反对,他们认为搞农业投资大、见效慢、问题多、风险大,而且张福希年纪大了,希望他能好好享受退休后的清闲生活;另一个是土地流转,未得到用地村民百分之百的赞成。面对这两大难题,怀着满腔热情的张福希找到了当地村支两委,谈了自己的规划,村支两委表示大力支持,更增添了他继续走下去的信心。在做好家人和村民的工作后,张福希一头扎进了专业合作社的筹建中。

    2013年1月,把流转的土地平整后,按园区建设的规划合理布局,张福希开始朝梦想一步步走来。至2013年10月他已投入资金近百万元,累计发放入社社员工资16万多元,部分果园已开始挂果。张福希在建设园区的过程中十分注重收益与村民的关系,修建了近千米水泥公路,安装了路灯,每家每户配发了一个垃圾桶,沿线进行了绿化。张福希的行动感染了周围村民,他们纷纷要求加入专业合作社,这也为开发二期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据张福希介绍,二期工程将增加旱土80亩、水面100亩、水田100亩,完善各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中将对入社的村民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由专业合作社统一提供种子种苗、家禽,按无公害、无污染的标准进行栽培或饲养,并以高于市场10%至20%的价格回收。专业合作社对社员进行员工化管理,按出勤率发放工资,保证村民利益最大化。

    二期工程完工后,将形成一个生态产业链,做到能看、尝、摘、钓、品、娱、健、带,即进园能看到整齐划一的各类果园、蔬菜、种养殖基地和劳动景象;尝到四季各类水果或土特产;随手摘到时鲜果品和蔬菜;在高标准的精养塘中垂钓特色水产品;品到一桌丰盛的农家菜肴;建有多功能娱乐室,能唱歌、玩牌、玩台球;在健身房中消除一天的疲劳;最后带上一些农家土特产品高高兴兴地回家。

    截至目前,生态专业合作社已带动40户农家入社,安置劳力50人。张福希拿着一叠刚签完的合同,高兴地说,“我的梦想离现实越来越近了,我有浑身使不完的劲,用不完的气力,要在有生之年积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好党的惠农政策,为三农建设发光发热。”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