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靠衣装,茶靠包装。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茶产业的全面复兴和繁荣,茶包装产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据有关部门初步估算,2012年,我国茶叶总销售额达到2000亿元左右。按照包装占茶销售额比重的10%计算,每年用于茶叶及深加工产品的包装物产值高达200亿元左右。因此,茶包装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多年来,作为引领国内茶包装界潮流的厦门茶包装产业群体,拥有众多实力雄厚的包装“大咖”,设施完善,经验丰富,并聚集了一大批顶尖的包装专业人才,囊括了各种材质、不同风格的包装设计生产能力,产品开发创意丰富、品质卓越。
本文以厦门茶包装产业集群作为解读样本,回顾与展望2013—2014中国茶包装产业,无疑具有特别的意义。
回望茶叶包装市场
马云说过这么一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恰恰是现阶段茶包装行业命运的写照。
早在2007年,《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强制性国家标准通过了审查委员会的审定。茶叶是限制过度包装的六类商品之一,并且通则规定,茶叶的包装空隙率不能超过25%。从2010年4月1日起,《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开始实施。
2013年7月,广州提出《广州市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规定,茶叶包装禁止使用木材、金属、纺织物,包装空隙率不得超过30%,包装层数必须在2层或以下;包装成本总和不得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10%。2013年8月2日,泉州市举办“抵制过度包装,倡导绿色消费”公益行动……
影响尤为深远的是,2012年3月26日,国务院召开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要求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禁止用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和礼品,这里面自然也包含了茶叶。
此令一出,国内高端茶叶市场应声而落,这其中,品牌茶企可谓首当其冲,以往赢利“大户”的商政礼节用茶滞销日盛,与之匹配的茶包装厂特别是高档木盒、陶瓷、金属等品类单一价格昂贵的包装厂家订单锐减,营业额直转急下,往年那些品牌茶企私版大户由于包装积压库存,纷纷减单甚至撤单,“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唇亡齿寒”成为茶包装的一道独特风景。
随着国家包装政策管控的日渐严厉,全社会抵制过度包装理念的树立,“三公”消费受限,茶叶及茶包装企业盈利面继续收窄,中国茶产业市场无疑会迎来整体持续低迷的漫长严冬。
包装市场隐藏新机
往年的茶包装,在10月、11月就进入了年底的销售旺季。10月份的中国(厦门)国际茶产业博览会、11月份的海峡两岸茶博会上,有众多茶企来展会看包装,不仅是冲着年末两节市场而来,还有不少是为了预定来年春茶的包装,为参展的茶包装企业带来可观的订单。
然而2013年,大部分包装企业都表示,虽然在茶博会上也收到了不少订单,但受各种因素影响,茶包装市场较之往年,总体依然呈较大的下滑趋势。
2013年11月12日,“印象厦门 茶艺春秋”厦门第二届茶包装联谊订货会在厦门开幕。这场由来自厦门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柏骏胶印、顶轩包装、忆草堂、和中堂、恒源欣、彩纳工贸等15家包装大企联合举办的订货会,强强联合抱团发展,合力邀请福建省内外300多家重点经销商参加。据统计,为期3天的联谊订货会签下的订单量达千万元。
2013年11月18日,2013中国(信阳)首届茶包装交易会暨首届茶包装市场趋势战略论坛在信阳国际茶城开幕,吸引了来自全国100余家茶包装生产企业、400余家茶企、300余家茶包装经销商前来参会。交易会集中展示了当下流行的“环保、简约、时尚”主题产品,实现茶包装生产商、茶企、茶包装销售商之间的零距离接触,“增信心、聚人气”助推产业发展,在交易、交流、交友的同时,进而达到资源共享、产销见面、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目的。
从两场茶包装活动现场反馈回来的信息表明,喜忧参半的茶包装市场,已经开始呈现出诸多利好和新机。
高端包装受挫 中端产品成企业主角
厦门古新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谢礼新说,厦门茶包装侧重走中高端路线,大概占了全国中高端茶包装市场的80%。今年,受国家政策影响,高端礼品茶销量大幅度下降。加上各地环保理念的广泛提倡,全社会抵制过度包装的行动成为潮流,全国高端奢华的茶包装日渐失去市场,对以中高端产品为主的厦门茶包装业影响巨大。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厦门高端茶礼盒的订单数量比往年减少了一半以上。
据了解,2013年的茶包装市场,中端包装成主角,并一跃成为各涉茶企业共同青睐的对象。今年的茶叶包装,一般以二两、三两的规格为主,销量最大的是每个15元—20元的中端产品。据介绍,茶叶包装是依据茶叶产品量体裁衣的,由于茶企“化整为零“的销售策略,时下的茶叶产品分量都相对较少,包装自然也就走小盒、精致路线。
有关人士透露,根据今年已有的销售数据判断并考虑相关的政策因素,年底高端茶的销量依然不被看好。多数消费者购买茶叶还是出于亲朋好友之间的赠送,政商间的赠送量将会很少。
简约环保盛行 设计感强的产品更受重视
今年的茶包装更趋向规格小巧、风格素雅的产品。在走访中发现,包装产品一改过度包装的局面,成功“瘦身”。往年流行的红木盒、精装大礼盒不见了踪影,设计风格也一改往日的大红、大绿、亮金,多以时尚清新的淡黄、浅绿色调为主。
厦门彩纳工贸有限公司负责人许宏图表示,今年包装界的设计理念有很大改变。从版面颜色看,从豪华大气转向时尚简约;从辅助元素看,原来以传统的龙、凤等吉祥物搭配红色、金色或黄色等色彩,尽显雍容华贵;现在清雅素淡,盒子上可能就是一两片叶子。色彩也多样化了,白色、灰色、黑色等素雅的颜色应用越来越多。从包装材料看,更多人依然选择纸质,但由成本昂贵的金属、木质转向了牛皮纸、特种纸、竹材等材质,或者将纸与竹、木、陶瓷等材质结合,成为当下众多包装厂流行的创意。
许宏图的说法,得到了其他多家包装企业的印证。谢礼新说:“除了政策因素,这个转变跟消费者的观念也有关。以前人情往来,总认为大气才送得出手。现在不是,小巧精致的礼品也很受欢迎。此外,提高包装利用率、循环使用也是今年包装业的环保新趋势,在包装环节结束后,消费者会将包装物转用于相框、工艺品等家居点缀。”
业内人士分析,现在的茶叶市场各家企业都在争取市场份额,而消费者购买茶叶的第一感受就是产品的包装。美观大气、充满设计感的包装自然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这样也在无形中增加企业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