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食品国际贸易快速增长,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复杂,而国外亦不断提高食品准入门槛。为提升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中国质检总局大力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战略。2013年12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公布了144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这些示范区在提升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我国优势农产品出口方面发挥了良好的引领作用。
从传统农业到创建品牌出口创汇
示范区名称:辽宁省法库县出口果蔬质量安全示范区
产品品种:水果、蔬菜及其制品
法库以出口基地建设为撬点,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完成标准化、集约化、市场化(品牌化),实现了法库农业“三级跳”。
作为产粮大县,法库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坚持品牌兴县、特色富农,加快推进沈康高速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带和秀水河流域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全省率先推出首批17个家庭农场,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葡萄、辣椒、树莓等特色农产品闻名全国,法库树莓年产量3万余吨,90%出口欧美、日本等地,基本形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由于法库推行“两个市场一个标准”,即生产出口与内销的果蔬,都采用一个生产标准,产品品质提高,价格上扬,农民收入也增加了。
生态养殖畅通出口渠道
示范区名称:江苏省苏州市太湖出口大闸蟹质量安全示范区
产品品种:大闸蟹
江苏省太湖渔业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13年太湖养殖户采用亩投放800只蟹苗的生态养殖模式。在饵料投放上,太湖大闸蟹的饵料以水草、螺蚬及小杂鱼等湖体自身资源为主,玉米等外源性饵料为辅。在养殖模式上,大力提倡“大水体、低密度、高规格、无公害”的生产理念,执行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标准;定期对养殖区实施水环境监测、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等,全面推行生态化养殖。截至2013年10月,太湖出口螃蟹保持平稳增长,出口发运螃蟹271批,重量192吨,货值731.3万美元。
源头无隐患 报入无违禁 管理无盲区
示范区名称:重庆市丰都县出口牛肉质量安全示范区
产品品种:牛肉
丰都县严格实施对牧草种植、肉牛养殖、肉牛屠宰加工等环节的质量监管和技术控制,积极推动国家级出口牛肉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一是健全质量体系。采用信息技术和条码技术,实现生产监控、条码识别和网络查询的系统管理,饲养环节大力推行“统一育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育肥”等“四统一”规范化养殖模式,屠宰加工采用HACCP质量关键点控制技术,建成“一棵草到一头牛到一盘肉”的全程可追溯质量管理体系。二是完善监控体系。依托县、乡、村三级肉牛疫病防控网络,确保“示范区”内肉牛重大疫病免疫率达到100%,疫病死亡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1%以内。加大肉牛生产投入品的监测监控力度,杜绝动物源性蛋白进入饲草饲料。加强对外购牛只的隔离观察和检疫工作。率先开展肉牛养殖场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养殖粪污的产生和排放。三是规范用药。要求兽药生产厂家或供应商必须提供兽药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GMP证书、兽药批准文号等资质资料。四是建构营销网络。依托中国南方最大的肉牛综合交易市场及全国首家肉牛电子交易中心平台,全面推广肉牛及牛肉制品实体交易、网上交易和网络结算,形成辐射周边省市、延伸中东及东南亚地区的市场营销网络,构建“买全国,卖全球”的总体格局。
全产业链打造国际影响力
示范区名称: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出口中药材质量安全示范区
产品品种:中药材
据亳州市谯城区经信委负责人介绍,谯城的中药产业发展横跨中药材种植、中药加工制造、中药材商贸物流和中药科研教育几大产业,中药产业体系比较完整。2013年1-9月份,谯城区中药产业产值275.67亿元,其中中药材种植24.81亿元、医药制造业94.28亿元、中药商贸物流156.58亿。除了传统中药材产业外,亳州中药加工业产业也逐渐壮大。随着中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谯城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药都”核心增长极。
去年11月,康美药业斥资15亿元打造的国际现代化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康美亳州中药城正式开业。市场总占地面积10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一站式中药材交易中心。此外,天津医药集团也在谯城区投资7.6亿元规划建设了天泉医药综合项目,将打造集药材的种植、初加工、包装、存储、配送、展示、营销为一体的中药材物流配送新模式。投资38亿元的安徽(亳州)时代国际医药城项目也在建设之中。
二维码实现全部生产过程可追溯
示范区名称:北京市平谷区出口桃及桃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产品品种:鲜桃及桃加工产品
据了解,目前北京平谷区有22万亩大桃种植地,而满足出口条件的示范区地块为5540亩,约占总数的2.5%。
示范区以平谷大桃为试点品种,以7个示范基地、7家示范合作社和3家食品加工企业为试点单位,按照示范区保障体系、标准化体系、农业化学投入品控制体系、追溯体系、预警通报与应急体系、诚信体系和多元化国际市场体系“七大体系”的要求,创新完善管理方式和手段,突出专业化、信息化、规范化等特色,构建全过程示范体系。扫描贴在桃子封装盒上的二维码,就能点开一个链接,里面包含桃子的产地、采摘日期、施肥浇水日期等信息。
据悉,平谷区自2012年开始示范区创建工作,示范区建立了从生产到出口的全过程示范链条,从大桃种植、采收、清洗、包装,到桃浆、桃罐头、桃汁等生产加工,再到冷链监管、检测、通关等仓储和口岸通关等各关键环节进行连环控制,实现从生产到出口的全过程各阶段产品可追溯。目前,7个种植基地中4个获中国国家有机食品认证,1个同时获得欧盟有机认证,3家企业获得ISO9000、ISO22000和HACCP认证。
“贸易壁垒、绿色壁垒”等日渐严苛的国外市场准入门槛限制了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并随着全球经济的低迷而蔓延和滋长。对此,我们不能一直沉默或转移问题,而是要积极应对和加强自身产品质量检测。各国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的趋势不会改变,针对农产品的绿色壁垒也很难有所改善,企业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提高产品品质,当我们的产品品质达到客户的要求和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时,这些壁垒也就不攻自破。
(本报综合)
相关链接
示范区享受检验检疫监管便利政策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提高国际竞争力,国家质检总局给予144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检验检疫监管便利措施。
一是简化备案注册程序,国家级示范区内出口食品农产品原料种植场、养殖场和生产加工企业申请备案或注册登记的,申报材料审核合格后,检验检疫机构可直接给予备案或注册登记。二是优先对外推荐注册,国家级示范区内出口食品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符合要求的,优先对外推荐获得进口国家或地区的卫生注册。三是便利出口检验放行,检验检疫机构可依据企业自检自控情况和检验检疫监管情况,对国家级示范区内食品农产品生产企业的产品给予出口检验便利措施。四是推动境外通关便利,推动进口国家或地区对来自国家级示范区的食品农产品给予通关便利等优惠措施。五是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定期对国家级示范区的企业及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并提供进口国家或地区最新的食品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咨询服务。六是协调政策经费支持,推动地方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