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蔡 靓 通讯员 冯 薇) 记者近日从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了解到,截止到2013年末,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含农商银行,下同)应用农信银共享手机银行平台开办客户总数从2013年初的3万户,发展到145万户,同比增长4900%;发生资金交易977万笔,同比增长3896%。
目前,传统的银行业面临着互联网金融和利率市场化的双重挑战,传统的柜面服务成本高,贷款收益率上升空间小。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通过农信银共享手机银行平台(以下简称“手机银行平台”)大力推广电子渠道的金融服务,提高了柜面替代率,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通过手机银行平台提供的标准化小额贷款产品,解决了大多数金额小、贷/还款频繁的中小客户需求,降低了信贷人员工作量,可以集中精力做好大型客户的服务。
手机银行平台是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会同部分股东及成员单位,结合农村金融市场特点,于2011年10月末投产上线,涵盖助农取款、小额农贷、自助还贷、自助签约、自助缴费、手机号码转账、现金漫游等诸多特色助农业务,能够较好地解决农村地区金融服务需求。
目前,海南联社、贵州联社、湖北联社、甘肃联社、陕西联社、吉林联社、广西联社等13家农信银中心成员单位先后应用手机银行平台,向客户提供移动金融服务。
手机银行平台在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畅通农村支付结算渠道、加速资金周转、对促进农村金融服务的升级和创新、刺激农村消费等方面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在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手机银行平台可以帮助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解决建立网点的成本和处理小额交易的成本两大问题,减少低收入人群和居住在偏远地区的百姓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
2013年是农信银共享手机银行平台(以下简称手机银行平台)飞速发展的一年,手机银行平台业务的快速发展、市场认同度的逐步提高、金融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有力提升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含农商银行,下同)移动支付服务水平、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据农信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将继续探索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移动支付业务发展新动向,主动将最前端、最优质的服务推送到成员机构,在大力开拓市场的同时,会同成员机构加大宣传,推动产品创新,并做到领导带头,全员体验,熟悉产品,优化功能,进一步打造优质的移动金融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