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1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金人荐书:《穷人的银行家》


 

推荐单位:

  山西省洪洞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推荐理由:

  《穷人的银行家》主要介绍了1983年起,穆罕默德·尤努斯创立了格莱珉银行,专注于向最穷苦的孟加拉人提供小额贷款的过程。他的目标是:帮助穷人实现个体创业,从而使他们永远地摆脱贫困生活。

  目前,格莱珉银行已经向240万个孟加拉农村家庭提供了38亿美元的贷款。今天,有250多个机构在将近100个国家里基于格莱珉的模式运作着,而格莱珉银行领导着这个以小额贷款消除贫困的运动席卷全球。


理事长品书:

接地气 连民心 吹响“转型提质”的号角

□ 山西省洪洞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理事长 程延虎

  偶然的机会,翻看了《穷人的银行家》一书。该书讲述穆罕默德·尤努斯从成长、上学到创办格莱珉银行的全部过程。格莱珉银行模式的成功正是因为尤努斯 “将贫穷永远抛入历史”的决心以及他近乎狂热的激情,通过提供无担保的小额贷款给最穷苦的孟加拉人民注入了生机。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确定2014年为该省信合系统的“转型提质年”,洪洞联社积极响应省联社的号召,结合自身实际、拓宽渠道、创新方式,打造“五好银行”,在努力吹响“转型提质”号角的基础上,确定2014年为洪洞联社的“改革转型年”。

    接地气,以“蚯蚓”的视觉贴近转型。尤努斯提倡以“蚯蚓”的视觉贴近穷人,去研究了解穷人。我们在转型的路上,也应该像尤努斯一样,在积极了解、掌握、顺应外部环境动态变化的基础之上,分析现阶段洪洞联社在金融竞争中的优势与不足之处,研析这些优势与不足对于改革转型的意义,不断探寻适合洪洞联社转型的新模式,从而加快转型跨越步伐。

    连民心,以“松鼠”的精神促提质。尤努斯正是以“松鼠”精神帮助穷人实现个体创业这个共同的目标,从而使他们永远地摆脱贫困生活,实现个体自身的价值。只有每个岗位员工发挥优势,延伸岗位服务,全员齐心协力,形成合力,完成提质目标,实现个人价值,才能体现出企业的社会价值,塑造出良好的社会形象。

    严管理,以“海狸”的方式实现增效。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团队打天下、管理定江山。洪洞联社为适应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确立“秉承十个理念,实现十化发展”的经营策略。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强监督、深检查,注重风险防范;建制度、定流程,强化内部管理;出特色、推贴心,延伸金融服务;塑品德、提素质,强化人本管理;多宣传、树品牌,提升社会形象。激活经营活力,细化经营模式,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实现增效。

    正如尤努斯确信的:贫穷的位置,只应在博物馆里。现阶段,随着经济形势趋于严峻、监管政策趋于严格、金融行业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形所迫,全系统上下正处于转型跨越的浪潮中,洪洞联社必将踏上改革的征程,积极顺应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主动变革组织形式和发展方式,实行集约化、精细化、专业化经营管理,不断提高效率效益和工作质量,努力建成产权明晰、资本充足、治理完善、机制健全、内控严密、财务良好、服务高效、社会认可的现代金融企业。


员工笔记:

银行中的信任与激励

张 路

    在作者朴实平白的叙述中,我慢慢了解了这本自传体小说的真正魅力。这本书描述得很切合实际,尤其是对传统规章制度的抵制及不断摸索创新的能力令人振奋。作为银行从业人员而言,这本书无疑为如何有效运营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思路与平台。

    农信社的发展同样依托于信贷产品的研发与投放,可供借鉴的有以下几点:一是制定良好的制度,有效的制度带动有效的成果;第二是充分的信任,这本书所涉及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穷人到底值不值得被信任?农信社可以借鉴格莱珉银行模式,转变信贷理念,更多地以客户为主导,以信任与激励为行动指南,开创信贷新模式,真正达到客户为源动力与主力,激发客户还款意愿,客户的自动自发将是贷款能够良性循环的有效保证。

    (洪洞联社明姜信用社)

 

信合梦必圆

□ 付华耀

    书中历历在目的创业艰辛到最后席卷全球的成就,让我想到了我们农信社的改革,想到了信合梦。

    格莱珉模式的成功,离不开尤努斯的那种近乎狂热的激情,而我们信合系统的农商行改制工作,一开始就从理念、管理、服务等方面与成熟专业银行相接轨,把硬件建设与内部提升紧密结合一起,改制工作的稳步推进,靠的就是舍疵求精发展壮大的决心和信合人勇于创新追求梦想的信心。

    与尤努斯相似,我们拥有敢于创新的钉子精神,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不怕吃苦的勤奋精神,顾全大局的爱社精神,团结一心的协作精神——信合人永不止步,信合梦必圆。

(洪洞联社甘亭信用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