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河北棉企经营状况不佳


    本报讯 截至1月19日,河北沧州、保定、邯郸等地籽棉收购市场提前“告罄”,多数棉企已停收,正加紧销售未能交储皮棉,但现货市场有价无市。临近春节,企业积极回笼资金,偿还银行贷款和民间融资款项。

    目前,河北籽棉收购价格普遍在3.85—4.00元/斤(统花、衣分36%),质量较好的白棉3级收购价格在4.05—4.15元/斤。当下,棉农手中符合交储条件的棉花所剩无几,棉企又不敢大量收购统花,收购市场越来越冷清。

    据了解,河北棉企经营状况不佳,保定、邯郸等地棉企普遍提前放假。保定某大型轧花厂本年度共加工皮棉720余吨,较2012年的3500多吨大幅减少,企业由赢利转为亏损。主要原因是籽棉质量较差、数量少,本年度当地籽棉以淡点污棉1级为主,白棉3级仅占20%,收购之初各轧花厂竞相抢收并抬价,加上企业对新国标把握程度不一,致使企业自检与公检差距较大,企业经营雪上加霜。

    截至目前,河北约90%的企业停产放假,多数企业盘点收益处于亏损状态,部分企业表示春节之后将暂不收购。邯郸某棉企于1月19日正式放假,企业关门停业,但仍有7万余斤棉籽和27吨皮棉尚未出售。据该企业负责人介绍,目前当地棉籽主流销售报价在1.31元/斤,3227B级皮棉现货价格在16700元/吨左右,有价无市。棉籽难销的主要原因是多数棉油压榨企业已停产,元宵节后再考虑是否继续压榨。

    接近春节,银行催还贷款的力度加大,企业积极筹集、回笼资金偿还银行贷款或民间融资款项。由于经营不乐观,不少市场人士表示,春节之后将不再考虑在棉花收购上过多投入,预计节后籽棉收购市场仍不容乐观。

(冀 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