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东县是全国优质粮生产大县,县供销合作社围绕破解秸秆综合利用的难题,创新服务,积极实施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千社千品”富农工程,组建秸秆利用专业合作社,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变废为宝,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服务新农村建设,成为助农增收的桥梁和纽带。
联合脱贫路
围绕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创新服务“生态文明”,如东县供销合作社通过领办秸秆利用专业合作社,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联合起来,带动了一批专业村、专业户,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产业群、产业带,引领农民奔小康。
由如东县供销合作社联合建办的欣埠秸秆专业合作社成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13年销售草制品近万吨,实现销售1316万元,草制品畅销河南、江西、安徽、浙江等6省市。同时,合作社建立了占地1968平方米的仓储库,拥有专用箱式液压打包机、全自动打捆机以及500台草绳机等生产加工设备,将麦草压饼后卖给电厂作为发电燃料,减少全镇近5万亩秸秆焚烧的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合作社带动了3万多人从事草制品生产加工,农民增收、环境净化,秸秆综合利用合作社深受欢迎。
头一炮打响以后,如东县供销合作社再接再厉,以大带小,联合发展。由南通福民草制品专业合作社发起,于2012年4月,在全国首家创建草制品专业合作联社——如东县利源秸秆利用专业合作联社,首批吸纳马塘、掘港、曹埠和岔河等镇10家草制品专业合作社为成员,出资总额750万元,注册“神王”“福民”商标,建立 “阿里巴巴商业网站”。他们充分利用秸秆资源,销售稻草秸秆、草绳、草包、草片、草帘、草蒲团、草鞋以及防汛物资等几十种草制品,同时提供草制品及草绳机的技术信息咨询服务,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2013年,联社网上销售“福民”牌草绳机1000多台,各种草制品网上交易额达600多万元。
由此,如东县供销合作社确立的新时期供销合作社价值理念——“为农、诚信、创业、合作”找到了平台与抓手,农民的生活也更加有希望。为了更好地发展,如东县社争取政府支持,设立农民合作社发展基金,每年为每家合作社发放2000元生产发展资金,2013年还筹措资金10万元重点扶持了一批秸秆利用专业合作社,支持做大做强。利用先富带后富,县社还组织成员社为贫困户、残疾人等送政策、送信息、送器械、送技术、送资金,包收购、包收益,带动残疾人247人,贫困户352户,其中妇女占58%、老年人占33%,帮助老弱病残增收6000多万元。草制品加工业已成为农民家庭稳定的收入来源之一,带动了一批贫困户脱贫致富。
规范强平台
如东县供销合作社搭建服务平台,组织利源秸秆利用专业合作联社创新机制,发展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如东县社坚持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作为运行原则,完善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各项规程,创新民主机制。建立了民主选举制、年度报告制、服务挂钩制、业绩考核制、成果评估制等民主管理机制。同时,联社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优化运作机制。理事会发挥科学决策功能,监事会做好监督;部门执行工作程序、章程、制度。对内以服务为宗旨,谋求社员的共同利益;服务社员,实现盈余最大化,保持联社的可持续发展。
创新分配机制,风险同担、利益共享。如东县社实行利润返还,二次分配是联合社经营收益的60%按农产品交易量返还给社员、40%由联社留用作为发展资金。三次分配是联社留用部分的50%和营业外收入50%(包括收购社员以外的所有农产品)按资金注入量分红给各分社,社员年收入比入社前提高10%以上。实行保护价收购,让利于农,2013年农民从中直接增收800多万元。
此外,联社还实行“八统一”,即“基地统一模式,经营统一计划,市场统一开拓,资金统一协调,投入品统一采购,产品统一销售,技术统一指导,农机统一管理和使用”,在全县各乡镇设有52家草制品收购点,并有56台大小型货车参与草制品的运输,方便社员就近出售。
秸秆“金蛋蛋”
如东县社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途径,实现秸秆资源化、产业化利用,让秸秆生“金”,为政府解忧,帮农民增收。农户高兴,政府满意,社会欢迎,秸秆综合利用实现了多方共赢。
利源秸秆利用专业合作联社的成立,增强了创新影响力,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最大化了社会效益。农闲时,农民在不出家门的“工厂”里加工生产草制品,一亩田产稻草编织草绳可增加农民收入600元,一个劳动力加工稻草可实现日收入120元左右。马塘镇稻草资源化利用率百分之百,生产草制品5万多吨,马塘镇成为全国第三大草绳生产基地。此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如东全县从事草制品生产加工的人数达3.6万多人,“吃掉”全县秸秆,实现“生态消化”。昔日收割季节,狼烟四起,烟雾锁城,如今稻麦秸秆乱抛乱堆和焚烧现象得到消除,有效解决了村级组织“统不了”、一家一户“办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的环境污染问题,化“难点”为“亮点”,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清洁了田园、水源和家园。2013年秋季,如东实现秸秆焚烧“零火点”,提升了供销合作社服务“蓝天工程”、生态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贡献份额,环境效益也再次强化。
一直以来,助农增收也是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支点,秸秆的综合利用也终于“点草成金”。南通利民草制品专业合作社年销售3000多万元,利用稻草2万多吨,使3万多亩稻草得到利用;南通福民草制品专业合作社实现销售1621万元,帮助社员年增收6000元。此外,在利源秸秆利用专业合作联社的辐射和带动下,全县编织稻草绳年消耗稻草3万吨左右,带动上万农户增收1200多万元;稻草包和草帘年消耗稻草5千吨左右,带动上千农户增收300多万元;稻麦草打包年消耗稻麦草8千吨左右,直接销售收入100多万元......如东县供销合作社通过组建秸秆利用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户开拓秸秆利用新途径,稻麦秸秆成为高附加值的“金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