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2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湖北茶市:2013产销两旺 2014大宗市场扩大、产品多样化


    2013年湖北茶叶产销两旺

    2013年,湖北茶叶产销两旺,面积、产量、产值创历史新高。

    从茶类来看,全省各地积极适应市场新变化、新需求,加大了红茶、砖茶、乌龙茶多元化新产品产业化开发的力度,结构调优成效显著,预计红茶、黑茶、乌龙茶三类茶总产量达5.2万吨,较上年3.72万吨增加1.48万吨,增长40%。红茶、黑茶、乌龙茶三类茶总产量约占总量24%,比上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绿茶约占总量73.5%,比上年占79.7%降低了6个百分点,全年绿茶市场总体平稳,名优茶价格较上年有所下降,大宗茶价格上升。特别是红茶、砖茶发展势头迅猛,各种名优新产品、工艺砖茶不断上市。

    从市场价格看,中高档砖茶价格稳定,大宗砖茶量价齐升。咸宁市预计2013年青砖茶产量1.1万吨左右,较上年增加2700吨,内销均价价格27元/公斤,较上年同期提高17.4%,原料价格较上年提升10%左右。红茶出口市场和高档红茶内销市场比重在持续扩张,价格增幅8%以上。湖北宜红茶业公司2013年1-9月份红茶产量13272吨,较上年同期增加3515吨,增幅36%,销售额1.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5971万元,增幅46%。预计全年1.5万吨,销售额2.1亿元。“宜红”、“楚红”、“利川红”、“襄阳红”、“武当红”等红茶新产品快速上升。乌龙茶发展趋于稳定,价格平稳。据调查,咸丰县2013年乌龙茶鲜叶收购价10-12元/公斤,商品茶价格160-200元/公斤,较上年略增。

    从产茶季节来看,2013年湖北省春茶市场经受了很大考验,春茶价格、销售量同比2012年均略有下降。从级别看,高档礼品茶同比2012年价格有所下降,销售量下降20%左右;普通名优茶同比2012年价格平稳,销量持平;大宗茶量增价平。春茶鲜叶收购价格同比也有所下降,同比2012年下降10%左右。总体看,春茶总量的大幅增加带来了增收,春茶产量9.1万吨,较上年增产1.2万吨,增幅15.2%;春茶产值56.2亿元,较上年增加4.2亿元,增幅8.1%。夏秋茶受灾,但由于产品结构优化,减产不减收。夏秋茶产量12.4万吨,较上年减少0.4万吨,减幅3%;产值31.3亿元,较上年增加2.6亿元,增幅9%;夏秋茶价格25.2元/ kg,较上年增加2.8元/ kg,增幅12.5%。

    从出口来看,据湖北商检局海关统计,截至2013年11月30日,全省茶叶出口5649吨,同比2012年增加1672吨,增长42%,出口创汇6339万美元,同比2012年增加3736万美元,增长143.5%,取得了好成绩。

    2014年大宗茶市场扩大、产品多样化竞争

    大宗茶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新变化和市场消费引导,2014年,我国茶叶市场高端产品消费将进一步受抑制,老百姓能买得起的大宗茶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茶叶生产企业应瞄准市场变化的新态势,满足个性化需求,生产推荐适合中档价位的专供产品,各种高档名茶将放低身段,借助茶叶电子商务的销售途径及茶叶产品包装精简瘦身来降低价格拓展销路。要大力提倡追求环保的绿色茶叶消费理念,企业将更加重视消费者的满意度。

    市场将保持多样化竞争态势。预计2014年湖北省绿茶生产和销售仍将保持主导地位,多元化新产品红茶、青砖茶和乌龙茶的开发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内销市场上,中低档产品和具有特色历史文化内涵的茶品牌将更具市场竞争力。外销市场上,符合出口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的有机茶、绿茶、红茶、砖茶和袋泡茶等市场空间广阔。传统红茶、品牌红茶将继续保持市场高增长。青砖茶将随着独特的品质和保健功能被广大消费者认知,将继续受市场热捧,内外消费量将进一步扩大。

    电商渠道受到品牌企业重视。从全国看,茶叶电子商务近几年来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涌现出一批有一定规模的网络茶叶品牌,引领行业进军电商,拓展茶叶销售途径,也为茶叶销售带来了更多年轻化消费力量。作为重要的销售渠道,电商已经引起众多品牌企业的重视,2014年将会有更多的品牌企业建设和拓展电商渠道。

    茶叶质量安全不容忽视。2013年由卫生部和农业部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已经正式实施。保证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更大范围地倡导茶产业推行绿色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已经上升为政策导向,因此2014年茶叶生产将面临更多监督和检测,保证质量安全将是茶企发展的根本。

    市场压力越来越大。随着全国茶叶市场的激烈竞争和茶叶质量安全门槛越来越高,人民币不断升值,出口市场亟待进一步拓展;新发展茶园陆续投产,采摘面积扩大、产能过剩的压力将逐步凸显;手采人工不足的矛盾会进一步加剧,劳动力及其他相关成本的不断上升,生产成本将进一步提高;湖北茶企亟待联合抱团出击,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在国外、省外品牌宣传开拓市场和全民饮茶日等活动,加强茶品牌推介文化展示,提高湖北茶品牌在国内外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湖北省果品办)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