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落实
文明服务 实时整改
江苏东台农村商业银行东台支行进一步加强“7+7”文明礼仪服务建设,通过晨会演练、员工相互监督,促进实时纠偏整改。图为东台支行员工在相互纠正服务仪容。
穆兰花 张明华 摄
广覆盖
让企业文化之花处处盛开
□ 山东省东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李冠峰
近年来,山东省东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在推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坚持抓企业文化建设,突出“严、全、新、细、活”的创新原则,实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丰收。
坚持以人为本
东明联社倡导“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环境留人”精神指引,不断强化内部管理,促进信用社持续协调发展。
以前,农村信用社就有“三铁”(铁账本、铁算盘、铁制度)、“五无”(账务无积压、票务无差错、存款无透支、贷款无超额、结算无事故)、“六相符”(账账、账款、账实、账据、账表、内外账务)的优良传统。东明联社成立后,为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继续细化操作规范,在员工操作技能、金融理念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为各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好了基础。
强化合规经营
东明联社逐步建立起充分放开经营权、适当集中决策权的管理体制,专心提升服务、发展客户、营销产品、创造利润。他们健全领导班子办公会议、贷款审批委员会、财务审批委员会、不良资产管理委员会、招标委员会等决策机构,负责制定经营战略、产品开发、预算管理、人力资源调整等战略问题,审查审批大额贷款、大额费用、不良资产处置。
实践证明,这种管理体制较好地发挥了联社决策控制作用,也充分发挥了基层信用社的经营主动性。
树立一流形象
该联社投入3000余万元对该县营业网点改造装修,添置便民设施,各项文明制度、服务承诺、文化指引、规范用语及利率表牌上墙,方便客户,警示员工。
同时,该联社员工统一着装,柜面挂牌营业,要求柜员站立相迎,微笑服务,并设立服务咨询台、服务监督岗等,虚心接受客户意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开展优质文明服务
东明联社紧紧围绕“争创一流服务、一流形象、一流业绩”的服务理念,始终把塑造文明金融之窗、争创优质文明服务当做提高队伍素质、培养业务骨干的大事来抓。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该联社举办“服务导入再升级”培训班,累计组织网点会计主管、信贷操作员、前台柜员、大堂经理等600余人次开展专业培训,做到规范化服务导入工作全覆盖,不断把创建文明服务规范工作引向深入,取得了服务效果与效益的双丰收。
打造温馨环境
东明联社在各营业网点室内外布置各样绿色植物、盆景,做到“绿化、美化、净化、优化”,打造良好外部形象。
他们改善户外活动条件,为员工设立专门的活动室、乒乓球室,购置篮球、健身器材、棋牌等活动设施,不断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改善职工食堂条件,努力建设好“职工之家”,加强“温馨家院”建设,尤其是在基层营业网点,重新装修员工宿舍、食堂、活动室等,添置了衣柜、空调、液晶电视,不断提高全员工作生活质量,使越来越多的员工自愿扎根基层、服务百姓。
东明联社积极打造“现代规范、诚信可靠、贴近群众、服务优质”的企业形象,提高了农信社的社会知名度和社会地位。
新思路
以爱心工程打造“人本文化”
□ 河北省三河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陈振波 朱广玉
河北省三河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始终坚持以“人本文化”为着力点,强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有效增强了员工的团队意识,调动了员工工作热情,促进了业务快速发展。
实施思想关爱,凝聚发展共识。三河联社以大学生座谈会、“迎国庆”读书演讲比赛、职工读书月等活动为载体,积极为员工提供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寓思想教育于各种活动中,有力推动了各项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
实施健康关爱,筑牢发展动力。三河联社每年组织员工赴北京小汤山医院体检,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保健知识讲座,调整员工身心健康;设立爱心基金,积极救助帮扶困难职工;成立文体协会,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
实施工作关爱,把握发展脉搏。该联社建立员工学习角,拓宽员工学习渠道,使员工及时了解金融业发展动态,准确把握金融政策。同时,完善“每周一课”学习平台,重点推出“小班制”和“送培训下基层”两种培训模式,两年共开展24次,员工业务技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实施成长关爱,奏响发展强音。三河联社注重员工成长,关注员工成长足迹,及时通过各种载体传播。一是创办三河市农村信用社金融简报,开辟“员工风采”专栏,专门展示员工个人工作风采;二是定期开展“季度服务之星”评比活动,通过考核业务掌握能力、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等指标,筛选优秀基层员工,及时表扬;三是成立基层通讯站,构筑基层通讯网,深入挖掘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