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温岭农村合作银行积极推行“阳光信贷”工程,为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打造了一条简便快捷、优质高效、公开透明的金融绿色通道。
截至2013年11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达143.1亿元,比年初增加15.57亿元,增长12.21%,涉农贷款增速为15.13%,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为16.8%,两项贷款增速分别高于全部贷款增速的2.92个百分点和4.61个百分点。
推行“流程公示”
促进信贷服务阳光化
2013年10月下旬,几张综合农合行贷款品种、条件、流程等多方面信息的公告牌张贴在了泽国镇三王村的村部公告栏里,广大村民能够直接联系客户经理咨询金融知识和洽谈贷款事项,这令包括王普郎在内的不少村民心里踏实了许多。
以前,每次贷款老王心里都忍不住嘀咕:不认识农合行的领导,他们会不会只给认识的人多贷款呢?近年来,温岭农合行积极推行“阳光信贷”工程,网店上墙、村庄上榜、网站上线等举措,捅破信贷服务的“窗户纸”,给村民们吃了定心丸,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00个村庄上榜。“我们村家庭作坊蛮多的,通过这样的信贷公示,想找农合行贷款的村民,对能否贷款、能贷多少、如何办理就心中有数了。”老王安心地说。
与此同时,该行还实行信贷业务受理、调查、授信、审批等各个环节的阳光化操作,提高信贷业务透明度,打造规范高效的惠农绿色通道。对外公布各项服务收费标准,使客户明确了解服务内容、方式、功能、效果,以及相应的收费标准,便于客户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合适的贷款品种。
打造信贷标杆
营造良好信贷环境
“您好!请坐,请喝茶!”在温岭农合行泽国支行的营业大厅里,服务人员站立迎接以及亲切的问候与招待瞬间拉近了与客户的距离。目前,温岭农合行信贷标杆建设已全面完成,柜面与信贷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在柜面服务标杆建设结束后,该行又开展了信贷标杆建设,不仅改造了信贷服务环境、规范了信贷档案管理,也塑造了信贷人员的形象。期间,在全行73个网点设立行风效能监督牌,公开阳光信贷服务承诺书、信贷人员信息、分管片区、联系电话,公示信贷服务内容,确保每位客户都能公开透明接受信贷服务,并提供信贷投诉电话,主动接受客户群众对基层信贷人员的监督,做到有效投诉办理率100%。
同时该行对信贷室进行墙面、地面的翻修、办公设备的添置、更换,因地制宜设计信贷凭证柜,规范信贷办公桌面物品摆放标准,力求为客户提供舒适整洁的信贷服务环境,还进一步规范信贷档案管理,塑造专业信贷人员形象。
开展社会评议
突出阳光“督”贷
除了建设信贷标杆外,温岭农合行还开展广泛的社会评议,有选择地挑选威望高并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群众代表参与授信评议和监督。
结合信贷标杆建设,该行全面推行“阳光信贷”监督制度。同时健全投诉受理、争议协调机制和阳光信贷监督员两大机制,各支行共建立起500多个授信评议小组,吸收威望高、人品好、情况熟并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群众作为授信评议小组代表,更好地发挥监督作用。
该行还自主研发“阳光信贷”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信息录入农户的金融普测,再结合村级授信小组集体评议,就可进行农户贷款批量预授信,从而真正打造农户贷款“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