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过去,快递员又开始忙碌奔走于大街小巷。对于京东的1.8万配送人员来说,这个开年与以往略有不同。在刚刚过去的除夕之夜,京东向美国证监会递交招股说明书,正式启动了传闻已久的赴美上市。
除夕至今,京东上市的消息余波犹在。这家国内电商巨无霸的股权结构、财务数据,以及其耗费数年重金打造的自有物流细节等等,首次浮出水面。而在此之前,人们对京东的了解,仅限于其笼统披露过的每年交易和增长的规模。
盈利持续性待考
与多数中概股相同,京东刚刚实现盈利即向美国证监会(SEC)递交了招股说明书。
翻看京东招股书,不少人会惊叹京东在过去的年度亏损之巨,同时感慨电商的日子着实难熬。来自招股书的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2年,京东净营收分别为29.19亿元、85.83亿元、211.29亿元和413.81亿元;上述四年,京东净亏损分别为1.03亿元、4.12亿元、12.84亿元和17.29亿元,四年累计亏损35.28亿元。
2013年前三季度,京东依旧大幅增收,较上年度同期的288.07亿元增长七成,达到492.16亿元。苦尽甘来,京东终于扭亏,前三季度实现盈利6000万元,2012年同期则亏损14.24亿元。
不过,从6000万元的净盈利判断京东从烧钱转变为赚钱为时尚早。细读招股书可见,去年京东盈利的原因,来自一笔2.22亿元的利息收入,以及一笔1.64亿元的“其他收入”,后者被认为可能是“政府财政奖励或退税收入”,此外还得益于京东将固定资产加速直线折旧法改为直线折旧法。
实际上,京东主营的B2C业务去年前三个季度依然存在3.16亿元的亏损。计算可知,2.22亿元的利息收入,以及来自其他方面收入为1.64亿元,这总计3.86亿元的其他收入在去掉0.1亿元的税后,收入为3.76亿元,恰好比上述3.16亿元亏损多出6000万元。也就是说,京东盈利的持续性仍待考验。
电商还是快递?
耗费数年、抛掷重金打造的自有物流,是京东再融资的卖点之一。京东在招股书中如此表述:“我们相信,在中国所有电子商务公司中,我们拥有规模最大的交付基础设施。”
利用这一全国性的交付基础设施,京东表示,能将大部分订单直接送至客户手中,其中超过一半的订单能在当日或次日送达。截至2013年12月31日,京东在中国31座城市提供了基于211个项目的当日送达快递服务,并在206座城市提供了次日送达快递服务。
从2007年决定自建物流至今,京东的交付基础设施到底如何?下列数据或可见一斑:截至2013年12月31日,京东在全国34座城市运营着82家仓库,总楼层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在全国460座城市拥有1453个送货站和209个提货站;拥有18005名送货人员、8283名仓库人员和4842名客服人员。
如此庞大的物流体系,甚至让业内质疑,京东究竟是电商还是快递。东方港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院余晓光撰文质疑,“京东是一家有电商的快递公司,还是一家有快递的电商?”
此外,截至2013年9月,京东拥有3580万活跃用户,2570万库存商品可选,2.117亿个订单。根据艾瑞2013年9月的数据,京东是中国第二大的B2C公司,市场份额17.5%。2012年及2013年前三季度,以交易量统计,京东是中国最大的在线直销公司,2013年第三季度,京东的市场份额为45%。
刘强东的京东?
京东首次披露,在赴美上市之前已经历多轮融资,合计约23亿美元。其中,2007年8月,获得今日资本1000万美元融资;2008年年底,获得今日资本、雄牛资本及梁伯韬私人公司共2100万美元联合注资;2011年年初,获得俄罗斯投资者数字天空技术(DST)、老虎基金等6家基金和社会知名人士共计15亿美元融资;2013年年初融资7亿美元,以安大略退休教师基金,沙特投资公司王国控股公司为主,原有一些主要股东跟投。
不过,在数轮融资之后,刘强东仍然保留了不菲的股份。从京东的IPO资料,刘强东通过位于英属维京群岛的公司Max Smart Limited持有京东18.4%的普通股,与此同时,以刘强东为唯一股东的Fortune Rising Holdings Limited持股比例为5.3%,这意味着刘强东本人持有京东的股份,至少有23.7%。
相比之下,京东最大外部股东为老虎全球基金,持股比例为22.1%;高瓴资本旗下的HHGL持股15.8%;DST持股11.2%;今日资本旗下的Best Alliance持股9.5%;沙特投资公司王国控股公司持股5%;红杉持股2%。
有分析认为,京东经过历次融资,创始人刘强东持股虽低于老虎基金等PE资本合计持有的65.72%,但通过A/B股不同投票权设置,刘强东及高管的投票权为86%,可保持控制地位及战略经营的持续性。
(齐雁冰)
新闻背景
京东上市信息
股票代码:尚未确定
上市地点:尚未确定
发行价:尚未确定
融资额:15亿美元
主要业务:提供在线零售相关服务
承销商:美银美林、瑞银
估值:尚未确定
盈利状况:2013年前三季度营收492.16亿元,首次实现盈利,净利润6000万元
运营数据:截至2013年9月30日,京东共有3580万活跃用户,快递员18005位,在34个城市设有仓储中心,在460个城市有1453个快递站,订单总量达到2.117亿
京东大事记
1998年6月18日刘强东成立京东公司
2001年6月京东成为光磁产品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代理商
2004年1月京东开辟电子商务领域,京东多媒体网正式开通
2006年6月京东以产品为主体对象的专业博客系统正式开放
2007年6月京东多媒体网正式更名为京东商城
2008年6月京东商城将空调、冰箱、电视等大家电产品线扩充完毕,成为名副其实的3C网购平台
2010年6月京东商城开通全国上门取件服务
2013年3月30日京东正式启用JD.COM域名,去商城化,全面改名为京东,更换LOGO
评论:
京东离亚马逊还有多远?
此次京东IPO,争论的焦点不是京东能否成功上市,而是京东上市后能值多少钱?这个问题如果仅从公布的财务数据去分析,很难得到满意的答案。
京东要给资本市场巨大想象空间,所倚重的逻辑是:B2C是未来,而京东是中国B2C领域最强的玩家。京东要想证明B2C是未来,甚至不需要用到数据,只需对比一下美国的亚马逊和 eBay(前者更受资本市场青睐);显然,京东在想方设法拉近和亚马逊的概念,一旦资本市场相信京东将成为下一个亚马逊,届时再高的市值都会变得情有可原。
问题是,京东离亚马逊有多远?
京东以低于亚马逊10多个点的毛利率能做到亏损收窄,除了受益于中国人力成本较低外,自身在成本方面的把控能力确实值得称赞。
但成本把控能力强并不能为京东获得太大溢价,很多线下零售商在这方面做得更好。亚马逊获得资本市场青睐,它的科技服务公司标签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从营收上看,亚马逊依然远低于传统零售大佬沃尔玛,但在市值上目前亚马逊1600亿美元对应沃尔玛2300亿美元,相差并不远。
在服务上,京东和它的中国同行相比算做得相当不错,京东以“正品+快速”的差异化竞争从淘宝的笼罩下杀出一条血路,最后 一公里的自主配送确保了相对更好的服务;但以更苛刻的标准看,京东还称不上是一家服务公司,其在服务质量和服务种类方面还 明显不足。京东也说自己是技术驱动的公司,而实际2013年前三季度京东在技术和内容方面的投入为6.88亿,费用率为1.4%;同期亚马逊的投入为47亿美元,费用率为9.6%。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做零售出身,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技术背景出身,创始人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两家公司的不同。如果说亚马逊和京东都是科技零售,但亚马逊的科技成分显然更多,京东的零售特性显然更甚。作为一家技术驱动的公司,亚马逊被认为能达到谷歌的高度。京东如果仅作为一家零售商+物流服务商,其想象空间将有限;如果其想成为亚马逊一样的科技服务公司,在 技术方面的投入必须大力加码。
(黄渊普)
案例:
各大电商特色专区那点事
随着电商“战国时代”的到来,各大电商都建立起了自己的特色专区。那么,几大电商的特色专区究竟哪个更有特色?
京东商城:夺宝岛和闪购
京东商城的“夺宝岛”,其实是很多电商都不曾提供的特色专区。该专区最大的特色,就是把“二手商品”进行拍卖,并可开具发票正常保修。
而所谓的二手商品,则包含三大类。第一类,就是未使用过的商品,但却因客户误购未拆封退货,或拍照失真、商品外包装破损留存仓库未销售等情况。所以仅仅是原装封条打开,有可能试过机,但使用次数很少,功能和外观成色与新品品质基本相同。第二类,则是使用过的商品,是那些使用过一段时间,产品功能完好,产品外观可能有少许瑕疵,比如轻微划伤或磨损。第三类,则是维修过的商品。产品曾经有质量问题,经过授权维修商维修,产品功能正常,产品外观可能有少许瑕疵。而无论是三类当中的哪类商品,夺宝岛专区都会进行详细描述,并写清楚是几成新以及配件是否齐全。再加上夺宝岛专区的大部分商品都是九成新或全新,参加拍卖经常会抢到物美价廉的商品。
至于京东商城的“闪购”专区,则是最新开辟的促销频道。就目前来看,多以服装鞋帽为主。至于这个专区的商品是否真的超值,尚且没有获得网购一族的权威肯定。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提供“闪购”专区促销商品的,有很多都是京东平台的第三方入驻商家。不但不是京东送货,而且售后服务也是第三方负责。一旦出现纠纷,京东官方客服只是从中协调而已。
苏宁易购:限时抢购和热门团购
限时抢购和热门团购,其实都是苏宁易购比较有特色的促销专区。其中,限时抢购主要以“限时”为主,而热门团购则主要以“限量”为主。但无论“限时”还是“限量”,产品售价通常都会有很大的折扣。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限时抢购”的产品拍下之后,必须在30分钟之内进行付款。否则就会失去抢购资格,同一账户将无法再针对同一商品进行抢购下单。除此之外,在诸如“双11”之类的促销旺季里,虽然“限时抢购”的产品会比平时多出很多,但也经常会出现乌龙事件。比如说“限时特价”比“原价”更贵的情况,就曾经多次出现过。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诸如“双11”之类的促销旺季里,同一商品有可能会同时出现在两个专区里,并且价格完全不同。就以笔者在“双11”期间曾经购买过的一款挂烫机为例,原价是179元。“限时抢购”专区的售价则是139元,“热门团购”专区的售价则更是低至119元。三种通道下单购买,收到商品完全相同,惟一的区别就是付款金额和发票金额而已。
亚马逊:Z秒杀和Z划算
“Z秒杀”是亚马逊多年来最具特色的促销专区。这一专区经常会以超低价来吸引消费者,并诱惑大家积极参与秒杀活动。并且亚马逊还会每天推出一款“今日Z惊喜”,绝对是知名品牌,特价优惠,限时限量,售完即止。客观来说,“Z秒杀”的难度还是很大的,“网购菜鸟”几乎不可能抢到最超值的商品。为此,亚马逊官网还专门推出了购物助手,可以提前10分钟知道商品的秒杀价格。除此之外,在“Z秒杀”专区将商品加入购物车之后,还必须在15分钟之内确认订单,否则将失去秒杀资格。
至于“Z划算”,则是亚马逊最新推出的专区。优势就是并不限时限量,劣势就是优惠幅度相对小很多,吸引力并不大。不过即便如此,只要是有心之人,仍然可以在这个专区内找到折扣很大的特价商品。
易迅商城:天黑黑和二手特卖
易迅商城的“天黑黑”,其实是非常有名的促销专区。虽然从客观角度来看,其优惠幅度远远比不上其他电商的秒杀活动。但货源相对充足,并且时间相对充裕,这也成为了“天黑黑”专区多年来经久不衰的最大优势。更为重要的是,“天黑黑”专区的特价商品,偶尔还可与主站的活动同时优惠。比如说主站正在进行小家电满200减20元的促销活动,那么“天黑黑”专区里的小家电就有可能一并参加,消费者从而获得双重优惠。
至于“二手特卖”专区,则与京东的“夺宝岛”相同,都不是100%全新的商品。但与京东不同的是,易迅商城的“二手特卖”采用的是定价策略,而不是拍卖策略,并经常可以同时参加主站的各种促销活动。
国美在线:时时秒杀和今日团购
由于同是出身于实体门店,所以国美在线有很多方面都与苏宁易购很像。就连国美在线的时时秒杀和今日团购这两个专区,也与苏宁的两个专区非常近似。并经常会有特价商品,其优惠幅度也同样不容小觑。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国美在线的团购专区里,偶尔会出现第三方入驻商家参与促销,发货及售后也都是由第三方负责。所以在选购商品时,一定要关注第三方入驻商家的单店信誉度,之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新蛋商城:限时抢购和今日炸蛋
由于最近几年新蛋商城在国内电商领域已经没落,所以其特色专区也没有太多的给力商品。就以新蛋商城主打的“限时抢购”专区来说,促销商品的售价很多时候并不便宜,甚至比其他电商的常规售价还贵,因此选购时并不值得考虑。
至于新近推出的“今日炸蛋”专区,优惠幅度则很大,值得关注。惟一的缺憾就是,这个专区的促销商品太少。有时,一天只有一两件商品促销,让人觉得很不过瘾。
(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