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2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基层社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 刘孝奇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并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要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重点突出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目的,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供销合作社作为农民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担负着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结起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历史使命。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水平、功能主要体现在基层社,它以计划经济时期拥有的资产和经营网点为城镇化奠定了市场基础,以新时期的农业产业化建设为城镇化提供了产业支撑,以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城镇化丰富了功能。发挥基层社的功能,支持基层社的发展,必将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城镇化建设为基层社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如何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怎样提高农业生产、农村生活质量是亟需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基层社作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这方面大有作为,机遇颇多。

    首先,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终端,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也是引导、吸纳农民集中生产和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社的办社宗旨始终就是服务“三农”,它依靠的基础是农民,扶持的对象是农业,经营的阵地在农村。在一定的程度上,基层社的发展更加直接代表了农民的利益诉求和新一轮集镇建设的发展目标。如基层社兴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经济组织吸纳了成千上万的农民参加,发展的新网工程、超市等都在县城乡镇。实践证明,新型城镇化给基层社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次,基层社在长期为“三农”服务的过程中,与农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广大农民群众信赖基层社,这种“诚信”是其他涉农经济组织不可比的。同时供销合作社系统有着其他经济组织无法比拟的网络优势,它的组织体系已形成了一个上下贯通、纵横交错的网络,上至全国总社,下至各地基层社,中间有省、市、县供销合作社。虽然这个组织不是完全紧密型的,但上下工作都体现着为“三农”服务的共同宗旨。因此,其联合群体的优势比其他经济组织更容易发挥,更容易协调,也更容易组织农民走向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三,基层社的经营网点遍布城乡各个角落,甚至有的延伸到村组。只要用现代化手段加以打造,其市场动态、行情信息便会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到乡村,使广大农民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最新的市场信息,促进农村经济与市场接轨、与城镇化接轨。基层社还拥有一支长期从事农村经济工作的队伍,这支队伍熟悉农业生产和农村的经营特点,与广大农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此外,供销合作社的经营设施齐全,服务内容广泛。以上优势和特点充分显示了基层社将成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发展中的基层社在城镇化建设中彰显勃勃生机

    近年来,各地基层社积极实行开放办社,以吸纳和领办各类专业社、协会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找准为农服务的立足点,拓展为农服务的新内容,使基层社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逐步形成了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组织农民进入市场的骨干力量,受到了农民的广泛欢迎,亦赢得了各级政府的好评。

    近年来,陕西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按照全国总社的统一部署,发挥优势、科学谋划、整合资源、全面提升为农服务的功能和水平,改善了供销合作社的面貌和形象。一是以农资重点企业为龙头,整合农资经营网点,初步建立了横向联合、纵向对接,上联工厂或大型供货商,下联农村终端的新型农资连锁配送经营网络,发挥了稳定农资市场、服务农业生产主渠道的作用。例如,镇巴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通过独资开发,建成了该县规模最大、管理规范、服务一流的“心连心”购物中心总店,经营面积达2600平方米。二是挖掘地方特色农产品资源,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销售型龙头企业,兴办交易市场,领办特色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创办无公害、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使全系统农副产品经营走出了低谷。榆林市供销合作社蔬菜直通车工程、蔬菜产销基地、蔬菜直销亭、“一县一品”展示展销中心和靖边县金泉蔬菜专业合作社、绿之源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已成为全省地方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新亮点。三是根据供销合作社和农村消费品市场的特点,重点发展直营连锁、加盟连锁为主要业态的现代流通网络,初步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连锁农村现代消费品流通服务网络体系。西安市长安区郭杜供销合作社与各类经济组织联办大型超市、建配送中心、综合服务组织等,把基层社改造成了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百强基层社”。四是积极向政府争取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管理权,将各类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企业、个体经营者纳入供销合作社成立的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统一管理,打造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服务网络,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五是许多基层社利用自己的资产优势,兴建购物超市和农贸市场,完善城镇化市场服务手段,丰富城镇化市场功能,为推动小城镇市场健康、快速、有序发展打下了市场基础,形成了城镇化基本的市场框架。洛南县供销合作社对地处县城繁华地段的通达公司兴合商场投资7800多万元进行开发,修建了两栋23层商住一体的地标性建筑。这一举措不仅为企业新增资产3000多万元、为职工补交养老保险360多万元、偿还债务60多万元,而且使企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六是社有资产是基层社的生存基础、发展之源。近年来,各地基层社以盘活存量资产为突破口,以存量换增量,以资产换效益,变被动为主动。有的利用基层社的场地兴建超市、连锁店、便民店,并与村级综合服务社对接,形成连接农村的连锁经营网络终端,把基层社改造成为农村市场的流通主体;有的利用改革后的闲置资产,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围绕专业合作社开展粮油加工、果品采后处理、土特产品加工包装等,使基层社成为为农服务和城镇化建设的“龙头”企业,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了带动作用。

    基层社在城镇化建设中要不断完善自己,增强实力

    以优质服务提升基层社。基层社要进一步推进开放办社,增加服务对象,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要积极探索为农服务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使广大农民在基层社的社会化服务中受益、得实惠,以此改变自身形象,增进同农民的感情。要通过为农服务,使农民了解合作社,强化合作社意识,从而吸引农民入股入社。要通过兴办社区综合服务社,提供综合性多功能服务,成为城镇商品购销中心、信息交流中心、文化娱乐中心。要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并把农产品加工销售利润返还给农民,实现助农增收。也可以在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基础上建立行业协会,把各种服务资源整合起来,形成骨干特色产业,做到兴一项产业,活一批企业,富一方百姓。

    以强化管理规范基层社。首先要严格按照合作制原则办社,实行社员代表大会制,选举产生基层社的理事会、监事会,理、监事会要有一定数量的农民代表参加。其次,严格按照社章办事,领导班子逐步实行民主选举,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第三,理顺政社关系,争取政府依法对符合合作制原则的基层社予以扶持,取消对变异为一般商业组织的合作社优惠政策。第四,县联社要依法加强行业管理,保护基层社的合法权益,主动为基层社排忧解难,为促进基层社发展和参与公平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以人才战略振兴基层社。基层社能否发展壮大,关键在人才。各县、区(市)供销合作社要把选好基层社带头人作为深化基层社改革和发展的切入点,加大对基层社领办人的培训力度,培养一大批热爱合作社事业的领头人。积极推进开放办社,面向社会实行网络、人才、资本全面开放,培养一批熟悉市场经济、具备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骨干人才队伍。要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注重从那些群众口碑好,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村种养、经营、运销大户中挑选能人充实基层社领导班子。要通过建立有效的业绩评价体系,将基层社领导班子和骨干职工的利益与基层社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基层社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系陕西省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