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水产品出口突破200亿美元
本报讯 农业部近日发布消息称,2013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连续12年位居全球首位。
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称,这是我国水产品出口克服了世界经济尚未完全摆脱低迷局面、贸易壁垒增多、国内生产成本增加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再次实现较快增长。
据海关最新统计数据,2013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量395.9万吨,出口额202.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15%和6.74%。
在出口品种方面,贝类、罗非鱼、小龙虾出口皆呈现量额双增局面,出口单价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对虾出口量减额增,出口单价大幅提高,全球对虾减产是推动对虾价格走高的主要原因。大黄鱼和鳗鱼出口量额双降,其中鳗鱼出口单价大幅下跌,主要是受日本国内烤鳗需求量减少,烤鳗价格持续下跌的影响。
在出口市场方面,日本依然位列我国出口市场首位,但受日本内需疲弱、日元贬值等因素影响,我对日出口量额双降。在韩国市场持续低迷,同时相关输韩产品在我国内销情况较好的情况下,对韩出口量额继续下降,韩国已从我第四大出口市场滑落至第六。美国和欧盟市场呈现恢复性增长,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8.43%和3.13%,占出口总额的15.8%和11.2%。对香港、东盟和台湾省出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5.72%、11.83%和16.75%。
福建、山东、广东、辽宁、浙江、海南、广西、江苏等沿海省份仍是我国水产品主要出口省份,出口额之和占全国水产品出口总额的93.47%。其中,福建赶超山东首次跃居我国水产品出口省份首位。
(行 讯)
我国中药出口超八成为原料性产品
本报讯 近日,2014年医药国际贸易形势发布会第一季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2013年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额达31.38亿美元,同比增长25.54%,创历史新高。业内认为,我国在中药材出口方面并不占据优势,中药出口超八成为原料性产品。低利润、低附加值的原药仍是重点,原材料需求的增加可能导致我国出口的中药材相对低端,商家和企业在高利润及高端产品市场不具备竞争力。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许铭介绍,2013年,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额31.38亿美元,同比增长25.54%,创历史新高。其中植物提取物出口额14.12亿美元,同比增长21.3%;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12.11亿美元,同比增长41.24%;中成药出口额2.67亿美元,同比增长0.84%;保健品出口额2.48亿美元,同比增长16.17%。在进口额方面,2013年植物提取物、中药材及饮片、中成药、保健品同比增长分别为3.88亿美元、21.78%;2.2亿美元、53.12%;2.94亿美元、9.54%;1.77亿美元、24.85%。
相关分析人士认为,从公布的数据看,我国的中药材出口整体来看确实取得了长足发展,贸易逆差虽然持续,但较前两年明显降低。值得注意的是,植物提取物、原药、饮片出口占比较大,增速较快,自主研发的,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的拳头产品,则少之又少。提取物和原药的快速增长短线看对于中药材行业发展是有利的,可以一定程度缓解贸易逆差的严重程度,但长远来看可能会导致我国中药材出口利润较低,高附加值、高利润产品得不到发展,竞争优势逐步减弱,贸易逆差更加严重。据他分析,2014年贸易逆差将会进一步降低,但仍将持续,因为从目前出口产品结构和增速占比来看,低利润、低附加值的原药仍是重点,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京 讯)
山东地区出口食品农产品货值首破200亿美元
本报讯 据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统计,2013年山东地区出口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食品农产品货值首次突破200亿美元,达到205亿美元,同比增长3.49%,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量的1/4,连续14年领跑全国。
据悉,截至目前,山东省已建成国家级示范区32个,位居全国第一,省级示范区78个,示范区内食品农产品出口量达到全省的同类产品出口量90%。食品农产品生产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国外通行证。2013年,全省新获国外注册企业66家,34艘新建远洋渔船获得欧盟注册。山东成为全国唯一获得对美出口熟制禽肉资格的省份。
(众 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