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2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抢占家庭农场金融服务制高点
山东诸城农村商业银行创新“三位一体”模式发展家庭农场
□ 张维平

 

  山东诸城农村商业银行创新“三位一体”模式,以有效服务农场主为基点,巩固提升农村市场竞争力。

    目前,该行已对辖内617个家庭农场实现了金融服务全覆盖,共发放家庭农场贷款8亿元。

    灵活的管理机制

    家庭农场的金融需求既不同于农户类贷款额度的特性,又有类似农业的季节性,这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新要求。

    有鉴于此,该行打破传统思维,建立了三项有针对性的制度办法,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一是实行专项奖励制度。该行规定,客户经理每支持1个家庭农场奖励200元,以此来鼓励客户经理尽责放贷,充分调动员工贷款营销积极性。截至去年末,该行共对45名客户经理进行了专项奖励,奖励金额12.34万元。

    二是建立名单式集中授信制度。该行联合农工办、工商局等部门,获取家庭农场注册清单,在有效掌控风险的前提下,对已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分门别类开展集中授信。同时,行总部对这部分家庭农场主开展名单式授信,提高信贷审批效率和风险管控水平。

    截至目前,该行已对617个家庭农场主授信12亿元。集中授信的家庭农场共分为七大类,其中黄烟种植类授信3亿元、特种动物养殖类4亿元、粮食种植类2亿元、生猪养殖类1亿元、绿茶种植类7700万元、西红柿种植类6800万元、冬暖式大棚类5500万元。

    三是建立“一揽子”服务制度。支行行长定期与辖内家庭农场主联系,了解客户需求;行总部按季召开由家庭农场主参加的业务洽谈会,面对面征求金融服务意见。同时,该行对家庭农场主的大额现金实行集中上门管理,按照存款贡献度比例,减免或减低保管箱使用费,确保家庭农场主贵重物品的安全。

    差异化的产品组合

    家庭农场土地由流转和租用而来,没有相应的产权评估机构和产权交易市场,将影响抵质押资产的价值评估。

    为此,该行在积极推广农户信用评定、农业产业链等传统信贷产品的基础上,围绕家庭农场主的有效可用资产,不断创新信贷投放载体。

    一是大力争取诸城市政府的支持,与相关部门对接,由诸城市政府制定印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该行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该行把“四荒”承包地作为突破口,由农村经济管理局出具抵押手续,经济联合体或合作社根据土地亩数、承包经营权剩余年限及地上附着物,联合确定经营权价值认定书。该行根据价值认定书上确定的价值,按照50%的抵押率确定贷款额度。

    目前,该行已对32名养殖户发放土地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600万元,并计划将“四荒”土地经营权扩大到农村住房、大棚、林权、大型农机具等对象,激活家庭农场的可担保资源。

    二是创建家庭农场信用联盟贷款。该行按照区域、行业“双为主”原则,引导获得家庭农场营业执照的种植大户组成大联盟,实现强强联合,如在黄烟集中地贾悦镇组建了第一个家庭农场信用联盟,联盟会员9户,发放贷款290万元。

    三是创新土地“反担保”贷款。该行将担保公司反担保机制运用到贷款中,让不愿意组建联盟的家庭农场主签订承包土地“反担保”协议,提高了担保人代为偿还积极性,增强了信用风险防范能力的同时,也拓展了农区市场。目前,该行发放土地反担保贷款3100万元。

    四是推广农业产业链贷款。该行以龙头企业为中心,对其上下游全产业链条特别是家庭农场主,开展无缝隙对接服务,让资金在产业链内循环,有效解决了链条相关主体资金需求。如以肉食加工企业为代表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诸城市万年食品有限公司为例,该行以“4+1”农业产业链贷款为手段,对链条上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物流公司以及企业本身分别提供资金支持,共发放贷款9630万元,累计链条产值6亿元,带动生猪养殖家庭农场55个,辐射农户600余户。

    先进的科技设备

    为满足农区特别是家庭农场日常结算需求,该行大力推广使用银行卡、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广泛布放POS机、农金通,积极办理代发工资等业务,专人上门办理家庭农场金融业务。

    目前,该行覆盖的617个家庭农场主已经全部开通了网上银行、POS机,办理了代发工资等业务。如在特种动物养殖集中地区,该行会提前与貂皮收购商沟通,为其安装POS机,目前累计转存资金5亿多元,为家庭农场的交易结算提供极大便利。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