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农民自家的房子真的也能和城里人一样,到银行办抵押贷款吗?”家住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镇驻地的个体户徐权根本没想到自己家的农村房屋也能够“变现”。
徐权在当地经营着一家水泥速凝剂厂,在山东滕州农村商业银行贷款5年来,信誉一直良好。今年,借款人想扩大规模,但始终未找到合适的抵押物。该行信贷人员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借款人父母在官桥镇拥有两套临街营业房,便向其推荐了农村房屋抵押贷款。
“现在好了,我们的房屋不但能办理抵押贷款,而且速度非常快,仅用了5天的时间,贷款利息比担保类的贷款还便宜一半,农商行真帮我们大忙了……”徐权拿着刚刚申请下来的80万元贷款激动地说。
激活农村“沉睡资本”
2013年,滕州市全面启动了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滕州农商银行借助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契机,结合农村经济特点和实际,大胆探索,以化解农民贷款难问题为抓手,在创新担保方式上下工夫,推出了“农村房屋抵押贷款”。
前期,该行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村房屋贷款需求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全面了解分析农户多处闲置房屋及农民贷款需求等问题。经过调查,该行先后3次召开全市农村房屋抵押洽谈专题会议,确定了以乡镇驻地农村房屋为突破口,确立12个镇街、64个村居作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示范点,建立完善的等级制度,并配合人民银行制定了《滕州市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创新项目试点实施方案》,设立滕州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网站,规范产权交易流程,降低了各类产权交易成本,促进了农村房屋的流动。截至2013年底,全市占40%的涉农村居全面开展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房屋权属登记工作,有效缓解了农村“贷款难”和“难贷款”的问题,助推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还原农村房屋物权化的权能,赋予其抵押担保的功能,把农村的房屋变成资本,全力加快推进金融支农力度。通过农村住房使用权流转,能够刺激农村消费,同时带动农村地区二三产业的发展。”滕州农商银行董事长金强表示。
打造贷款“绿色通道”
“今后贷款再不用为抵押难题犯愁啦!”东沙河镇党村经营私人牙科诊所的孙振营在拿到《土地证》《房产证》和18万元贷款的时候,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在具体办理农村房屋抵押贷款中,该行出台了《滕州农商银行农村房屋抵押贷款暂行办法》,规定了农民抵押的房屋在依法偿债后有适当的居住场所,且征得所在村委会同意抵押,才能持“农村集体建设土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办理农村房屋抵押贷款。同时,为方便农户贷款,该行扩大了抵押范围和担保能力,农村借款人可以把城区或其他乡镇的房产作抵押,乡镇营业房、商住两用房可通过农村集体土地抵押担保方式申请贷款。
该行还专门开辟绿色“审贷通道”,将农村房屋抵押贷款与信用评定建设、大联保体贷款相结合,优先受理、考察、审批和发放,贷款额度控制在房屋评估值的50%以内,期限最长为5年,用于抵押的农村房屋所占用的土地使用权应与房屋一并抵押,贷款利率较基准利率上浮50%,农户可在全市范围内任何网点进行申请受理,对于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中农户购买新房而出现的资金短缺情况,农民可向该行申请农民住房消费贷款,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所购(建)住房价格的50%;贷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5年;贷款利率按照基准利率上浮20%执行,切实为农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贷服务。
实现农民“丰收梦”
滨湖镇的一些村民也意识到,农村房屋抵押贷款还能为他们创造更多新的契机。这其中便有滨湖镇岗头村在红荷湿地景区外摆摊卖特产的张林。之前,他办理了5万元的担保贷款,但一直向往能在景区里租到店面,可是高昂的租金让他望而却步。为了能在景区内租到店面,张林想起了家里闲置的房屋,通过申请,顺利在滕州农商银行办理了40万元农村房屋抵押贷款,租到了景区内的店面,生意越做越好。
“现在好了,每天来店里买特产的游客络绎不绝,按目前的发展势头,明年打算再租一个店面,经营效益还能翻一番。”张林很有信心地说。
目前,滕州农商银行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计划进一步争取各级政府部门和司法部门的支持,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扩大农村房屋抵押贷款面,积极探索农民住房抵押贷款向纵深推进,将重点放在解决农民创业、消费等资金需求和农民再创业问题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为农民重新就业创业提供更好的平台,把潜在的价值变成扩大生产的货币价值,更好地利用了农户的闲置资产。
截至2013年底,该行累计发放农村房屋抵押贷款96笔,金额2741万元,涉及辖内17个乡镇,覆盖面达100%,满足了农村地区多层次的资金需求、极大地盘活了农民的有效资产、带动了农村消费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