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禹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严格按照河南省联社和许昌市农信办支农服务指导意见,按照带着难点找对策、带着问题找办法的工作思路,依托自身人缘、地缘优势,深入农村、走访农户,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工作的指导思想定位于支持农户脱贫致富和解决农民贷款难为主要内容的信贷支农服务方向上来,立足“三农”,倾情服务,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和联系农民金融纽带作用。
资金上早作准备
禹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一方面积极规范支农贷款管理,下发文件,建立档案,进一步扩大支农信贷的投放规模,重点扶持符合国家政策的中小企业。2013年,禹州市联社共计申请支农再贷款7.2亿元,余额达4亿元。
同时,在信贷资金的投放方面,严格落实“两个高于”的要求,做好信贷支农的“蓄水池”,截至2013年12月末,该联社各项贷款达到48.02亿元,较年初上升5亿元,其中涉农贷款达到45.48亿元,较年初上升5.02亿元,占比为94.70%,为辖内“三农”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投向上主次分明
该联社一方面把支持春耕、秋播作为当前支农工作的重头戏,针对全市农民购买化肥、农药、种子、农机具等生产的需要,及时深入了解情况,准确掌握资金需求总量,通过清收贷款、组织存款、申请支农再贷款等方式,合理安排信贷资金,确保春耕备播生产资金及时足额支持到位。
另一方面,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全市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支持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树立“大农业”观念,按照抓“小额”、限“大额”,保“支农”、压“非农”的贷款思路,进一步加大对养殖业、种植业、农产品深加工业、“三粉”加工等特色农业的支持,重点支持农业集约化经营公司或合作社等。
禹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相继投放贷款1.4亿元,支持了褚河、火龙、范坡等乡镇的大棚蔬菜、红提和花卉种植业;投放贷款2.6亿元,支持了文殊磨街等乡镇的养猪业;投放贷款1.8亿元,支持了古城、浅井、小吕等乡镇的“三粉”加工业;投放贷款3.6亿元,支持了神垕、鸿畅等乡镇的陶瓷加工业。
在禹州联社的扶持下,这些乡镇的种养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均已形成规模优势,大部分致富能手还辐射带动了周边村子农户的发展,一些种养项目发展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形象上注重品牌
该联社大力推广“金燕快贷通”品牌,树立“快速、高效、惠民”的服务理念,按照“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阳光操作”的原则,推广真正意义上的“金燕快贷通”业务,进一步提升信贷服务水平,提高市场竞争力。
截至2013年12月末,该联社全辖使用“金燕快贷通”的贷户已达3641户,贷款金额达4.97亿元,不仅涉及乡镇的种养殖业,还涉及城区的建材批发等行业,禹州联社的“金燕快贷通”已逐步走入群众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