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玩概念成瘾进军多行业
本报讯 继涉足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和O2O概念之后,苏宁云商日前又宣布进军快递行业和移动通信转售业务。
苏宁云商公告显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增加公司经营范围的议案》,并于2014年初获得了国家邮政局颁发的国际快递经营业务许可资质,至此,苏宁云商可以受理国内、国际快递业务。
苏宁云商称,其始终专注于物流服务能力核心建设,一方面加速物流基地的建设,加快物流网络布局,另一方面加强物流运营体系的构建,提升物流运营能力建设,截至目前已经取得了覆盖全国164个城市的国内快递业务资质。
此外,公司还宣布2014年1月取得了工信部关于同意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的批复文件。随后苏宁发布了修改公司章程的公告,在经营范围内加上了国际、国内快递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王意)
万达百货亏损扩大
本报讯 随着2013年万达百货亏损加大,日前有消息称,现任职万达集团总裁助理、万达百货副总经理的亢小燕即将离职。不过,万达集团相关负责人并未否认亢小燕即将离职的消息,并表示“有进展将会披露”。
虽然经历改名、换帅等多个波折之后,持续亏损的万达百货仍未摆脱万达集团“拖油瓶”的称号。在万达集团2013工作总结会上,王健林披露万达百货的经营情况显示,2013年万达百货完成收入154.9亿元,同比增长39%,只完成调整后计划的91%。此外,万达百货净利润增亏7%,这也意味着万达百货的亏损在不断扩大。这是万达百货历史上第一次没有完成利润计划,也是万达集团唯一完成指标不佳的公司。
王健林日前在公开场合表示,万达百货业绩不佳一方面受电商冲击,但最主要是内部管理层问题。(陈琼)
华堂在京启动门店改革
本报讯 在华堂日前召开的2014供应商大会上,北京华堂商场总经理国见和美表示,华堂还未从2008年期间取得的成功经验中蜕变出来。今年,商场将启动改革,对于不盈利的店铺将进行商品构成、服务设施等多项调整。除了改造门店环境外,华堂将与供应商改变合作模式,将与供应商、生产商家合作推出自有品牌,摆脱同质化。不过,在过往的“IY”等自有品牌销售中,国见和美表示,目前压力还比较大,但不会停止脚步。
去年,华堂食品类自有品牌“SEVEN PREMIUM”销售金额为300万元;“PBI”衣料类商品销售金额为1000万元;“IY”品牌住居类销售额为24万元。国见和美表示,尽管目前,自营商品的销售额在整体销售额中还不成气候,但华堂方面仍会加大个性、特色化、高品质商品的研发。(刘宇)
Ole' 超市2014年加速扩张
本报讯 近日,华润万家助理总裁戴红表示,2014年Ole'全国预计新开店铺12家,会进入郑州、贵州、大连、青岛、合肥、南京等地。
据了解,截至去年12月,Ole'在全国范围内门店总数达24家,另一精品超市品牌Blt全国门店共16家,已进入14个重点城市。“去年整体销售突破20亿元。”戴红透露,受大环境的影响,超市行业的两极分化严重,精品超市也在调整,特别是在品类上会增加进口商品的占比,大卖场内的进口商品种类也会增加。业内人士认为,一般的国产品牌的商品导致了超市间的同质化,增加进口商品正是为了差异化竞争。
据华润万家方面透露,Ole'的选址仍会以核心城市的核心地段为主。(朱玲)
中百将关业绩不佳门店
本报讯 中百集团在最新投资者调研记录中表示,对于经营业绩持续不佳,且改善效果不明显的门店,公司会考虑将其关闭。便民超市网点每年都有数家关店,大的仓储卖场2013年关闭1家,今年也有关店计划。
对于近年来利润下滑的原因,中百方面解释称,受行业景气度下降、消费市场增速放缓、电商分流等因素影响,公司的销售增速放缓。并且公司属于劳动密集性企业,近年来人力成本费用均占总费用的45%左右,且年增长率在10%~20%,增长较快的人工成本对公司利润的侵蚀比较严重。加上近年来门店租金费用增长较快,而中百80%的物业属于租赁物业,这也是影响其利润的主要因素。(古美仪)
北京购物中心进入转型期
本报讯 日前,根据2014北京商业品牌大会上的消息,金源新燕莎MALL、西单大悦城、华润五彩城、悠唐等购物中心,将会进行30%~60%比例的大规模品牌调整。与此同时,王府井百货、世茂百货等多家老牌商场也将借传统零售拥抱互联网的变革期进行战略转型。
据西单大悦城相关负责人介绍,西单大悦城将有70~80个品牌调整,调整比例接近30%,是开业以来调整力度最大的一次。华润五彩城总经理祝林表示,今年,商场西区将有60%的品牌到期,届时会有大的调整。
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认为,商场调整应注重品牌细分,如果一味增加餐饮和娱乐业态,不仅不能为企业带来业绩的增长,反而会再次陷入同质化处境。(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