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清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各种关卡,降低流通成本,促进物流配送、快递业和网络购物发展,充分释放十几亿人口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这项政策释放的信号表明,我国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面临转型,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将转向以消费为主导。
消费主导拉动经济发展,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就是网络购物。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8851亿元,预计2014年有望达到27861亿元。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整体市场规模突破10万亿元,其中网络零售约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仅在去年“双十一”的网购中,支付宝的交易额就突破了350亿元。从中不难看出,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性与先导性作用愈发凸显。有关专家也曾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已超越传统运输服务的单一功能,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基础支撑者,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急需一套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与之匹配。
现实情况是我国流通中存在的问题仍然比较严重。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的2013年物流运行情况分析显示,流通模式粗放、物流费用偏高等问题仍然是制约流通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供应链为主的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进展相对缓慢。社会物流资源缺乏有效整合、不能集约使用,导致物流效率偏低、费用偏高。其次是物流一体化建设相对滞后。社会资源周转慢、环节多、费用高。调查显示,我国企业对外支付的物流费用占企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61%,低于日本约9个百分点,差距较为明显。
从中不难看出,当前国内电子商务在很大程度上仍受限于传统物流水平,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清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各种关卡,这将成为建设一张紧张繁忙而顺畅有序的流通网络的突破口。除此之外,有关专家表示,在未来的流通体制改革中,建设统一规划的物流仓储基础设施,高效的物流数据平台,确保信息渠道规范,促进社会化资源高效协同,提升社会化物流服务品质,打造未来商业基础设施等,也应该是物流行业未来发展需要做的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