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4年3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两会话题之民营银行


 

    今年两会期间,作为金融改革重要一环的民营银行试点工作终于破冰。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开闸,相关股东包括阿里巴巴、万向、腾讯、百业源、均瑶、复星、商汇、华北、正泰、华峰等10家企业。

    如何利用好这一资本形式改造现有国内银行业,充分发挥其“鲇鱼”效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是未来银行业的重大课题。但毋庸置疑,今后民营资本将成银行业的重要发展力量,面临的各类问题将在发展中得到有效解决。中国已全面明确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将使民营银行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机。

热点讨论:

民营银行是银行业改革的重要内容

    银监会主席 尚福林:试点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是银行业改革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银行业,更多地引进竞争机制,可以提高银行的服务水平,让银行自觉提高服务质量。这项工作已经列入今年启动的改革项目。经过反复论证和筛选,并报国务院同意,已经选择了五家方案进行试点。试点采取共同发起人制度,每个试点银行至少有2个发起人,同时遵守单一股东股比规定。下一步我们将依法对发起人资格进行审查,资格审查合格的,再正式提交筹建申请。

    

民营银行同样需要审查和监管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李扬:现在,对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的政策“玻璃门”已拆除,但仍要关注两个问题。

    第一,民营资本办银行常常有一个误解,觉得办银行和自己办的一般企业一样,自己说了算,可以方便融资。银行是一个特殊行业,在任何国家都是特许经营,要有严格的资质审查和监管,因为银行面向大众经营。虽然股权完全是私人的,但是经营活动是外溢的,在相当程度上有公共性。因此保障公共利益,就要有法律、有机构来实施这些保障。

    第二是风险。风险自担其实是强调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允许民营银行从事业务,市场也要求出问题时你必须自担风险。

    

建立风险防控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 张红力:银行最担心的就是发生系统性风险,因为一家银行发生问题,就会有系统性影响,所以我们希望竞争对手都能健康成长。开设民营银行的底线,就是不能产生任何系统性风险,同时能服务实体经济、保护消费者利益和公平竞争。在开放的行业中,各位投资主体应在同样的环境下开展金融活动,同样接受监管,承担同样的责任和义务。

    由于民营银行存在信用劣势,可能会难以吸收到公众存款。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推进民间信用体系建立的同时,建立风险自担机制和存款保险制度,使存款人利益受到保护,有利于提高公众对民营银行的信心。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