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3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生猪市场如何拨开云雾见晴天?


    从12.48元到11.51元,不到一个月,河北省猪肉(精肉)平均价格每斤跌了近1元。猪肉价格的持续下降,也拉低了生猪价格,全省生猪收购价格已跌到每斤平均6.02元,创下11个月来的新低。同时,猪粮比价已连续4周低于6∶1的盈亏平衡点,进入蓝色预警区。一些养殖户表示,由于生猪价格低迷持续时间较长,目前一头猪亏损已达200多元,部分养殖户已经深度亏损。如同近半年的雾霾天气一样,生猪市场的天空一直不曾放晴。

    目前,针对猪肉价格一直没能抬头、饲料价格却节节走高、养猪户生存艰难的现状,生猪产业如何走出价格一年高、一年低的怪圈,建立完善的生猪市场体制,在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西充县锦泰专业合作社社长 李晓华 

    生猪养殖复兴需过“三大难题”关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龙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西充县锦泰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晓华认为,目前生猪养殖面临盈利难、创品牌难和治污难三大难题,需要相关部门研究解决。

    李晓华介绍,随着大量劳动力进城,农民散户逐步退出生猪养殖业,现在生猪养殖逐步形成了养殖大户和养殖场“一统江湖”的局面,养殖业设施、技术力量都比散户养殖有了更高保障。

    李晓华认为,生猪养殖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盈利难。当下人工等生产要素不断上涨,无害化和污水处理的费用也很大,再加上生猪养殖业属于鲜活农产品,不能长期存放,只能随行就市卖掉,造成生猪养殖业盈利难。此外,生猪养殖业创品牌、增加附加值难。按照商务部当前规定,生猪屠宰点没有减少到一定数量前,不管生猪养殖企业规模有多大,都办不到屠宰证,这就制约了生猪养殖业产业链的形成。生猪养殖业只能随市场行情走,谈不上创品牌。

    在李晓华看来,生猪养殖也还面临治污压力大的问题。目前,养猪场或养猪大户都开展集约化、规模化养殖,粪污和病死猪只相对集中,养殖业在长期亏损的情况下,根本没有能力进行污水处理和对病死猪的无害处理。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农林大学教授 徐秋芳

    猪饲料管理要从严

    对于养猪的污染,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农林大学教授徐秋芳站在上游角度,呼吁严格管理猪饲料。她认为,企业在饲养生猪时,对饲料把关不严,为促进生长将猪饲料中铜和锌的添加比例超量,导致含有大量铜锌等重金属的畜禽粪尿在土壤中大量积累,严重影响环境。

    去年3月,在上海黄浦江打捞起数千头高度腐败的死猪的水污染事件让徐秋芳记忆深刻。她认为,该事件折射出的问题正表明了生猪饲料和养殖两大产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未受污染的畜禽粪尿是有机肥原料,但如果长期施用含有铜锌等重金属的畜禽粪尿,土壤将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徐秋芳认为,畜禽粪尿的重金属超标与企业超标对生猪饲料添加抗生素都是国家对生猪饲料质量把关不严有关。

    徐秋芳指出,以铜和锌的添加为例,中国仔猪饲料对铜的最高限量为200毫克/千克,但有企业会在仔猪生长饲料中添加250毫克/千克的铜。中国仔猪饲料中一般要求锌含量最高为2250毫克/千克,但有的企业饲料中锌高达3000毫克/千克以上,甚至髙锌一直用到生长猪。如此对微量元素的滥用导致了畜禽粪尿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徐秋芳认为,饲料是畜禽养殖的源头,其主要影响是粪便中氮磷、重金属、饲用抗生素等的残留物对土、水、气等的破坏。

    全国中重度污染耕地大体在5千万亩左右,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就高达1200万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徐秋芳认为,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现状与生猪饲料的滥用有关。她建议,未来政府应提高饲料企业准入门槛。从饲料生产水平、营养技术人员力量、检测设备和服务水平等方面促进饲料产业的升级。“规范生猪饲料还要提高规模化养殖准入门槛。”

    对于2014年,她简洁明了地提出,“中国有许多法规条例,但在执行环节出现问题,因此要严格管理监督,定期开展生猪饲料的执法检查,建议2014年就开展一次检查。”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浩翔农牧集团公司董事长 高亚飞

    完善生猪产业体制建设

    我国是世界上生猪养殖量第一、猪肉消费量第一的国家。全国人大代表、安徽浩翔农牧集团公司董事长高亚飞认为,要促进我国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很多现状有待解决。

    高亚飞建议,加强对生猪市场的双向宏观调控,把生猪纳入“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制度中去。当猪肉市场价格过高时,对低收入消费者进行补贴;当生猪价格过低时,向市场提供的肉猪重量或数量进行补贴。应加大科技投入,形成自己的育种体系。政府应通过政策和资金引导,让企业重视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尤其是当前农业部已经启动“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计划到2016年从全国遴选100家核心育种场。应该加大对这一计划体系中核心育种场的科技专项投入,形成自己的育种体系。应加大对我国地方猪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制定科学的养猪业准入门槛、标准和规模,包括科学环保、先进设备和信息化工具等参数。应尽快破解养殖业融资的瓶颈,允许养殖的标准化场房、现代化设备、存栏种猪和商品猪等资产折合成保险和保单。尽快完善生猪生产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生猪期货市场,让市场化的生猪期货价格引导我国养殖的科学、均衡发展,减小生猪价格波动的幅度。建立健全生猪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监管,加大无害处理的补贴力度和速度,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