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4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饱蘸“农”墨“惠”莲城
——河南省许昌市农信社力推“三农”发展侧记
□ 杨 牧 王一舒

 

  河南省许昌市农信社内强管理、外树形象、真抓实干、快速发展,截至2月末,该市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33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48亿元,存贷款余额、市场份额、平均增加额均位居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

    架起产业“致富桥”

    近几年,该市农信社结合“一县一产业、一县一特色”的产业布局,大力支持创新型、科技型、特色型、生态型农业发展,推动农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转变。通过调结构、强投放、优服务,领航“三农”业务,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升级,逐步实现经营模式上的三个转变:变“等客上门”为“主动营销”,积极跟踪市场需求;变“产品单一”为“量身打造”,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变“零星作战”为“全面出击”,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铺就农民“富民路”

    该市农信社按照“结合农业抓产业、结合产业抓特色、结合特色抓优势”的发展思路,及时调整贷款投向,简化办贷手续,探索支农新模式,扩大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及时发放农田水利建设、农药化肥储备、农业机械采购、粮食收购、农产品生产加工等信贷资金。

    针对农村个体工商户贷款“额度小、时间短、使用频、需求急”等特点,该市农信社按照“先评级、后授信、再使用”的原则,推出了“金燕快贷通”小额贷款品牌。在授信的基础上,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阳光操作”,通过“金燕快贷通福农卡”,在授信额度内实现“刷卡”取贷、循环使用,减少中间环节,并可享受贷款利率优惠。截至2月末,该市农信社通过快贷通系统累计授信4875户,授信金额6.69亿元,贷款金额达6.62亿元。

    拓宽农村“强民渠”

    为了更好地把“三农”工作推向一个新高度,该市农信社坚持“服务拓展市场、服务促进发展、服务提高效益”的理念,以“服务发展好,服务基层好,服务客户好,一心一意为业务发展好”为目标,将金融服务重心向乡村延伸。

    截至目前,该市农信社已在当地布放ATM机96台,设立自助银行35个,投放POS机3608台,扩大了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使农民足不出户就可享受到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与此同时,该农信社以“送金融知识下乡”和“金融知识进万家”等活动为载体,组织人员深入企业、社区和农户家中,真正做到“走千村、进万户、访民情、解民难”,把服务送到了广大农民身边。截至2月末,该市农信社组织218个支农小分队,先后为2800余户农民、2300余户农资商户与企业送信息、送技术、送知识、送资金,充分发挥了“农信社是自己身边银行”的本色,在支持新农村建设、支农强民、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上再显农村金融主力军风范。

    插上企业“腾飞翼”

    该市农村信用社致力于把小微企业服务工程办成实惠工程、暖心工程、长效工程,努力建成小微企业发展的“希望银行”,值得托付的“知心银行”及助力小微发展的“品牌银行”,按照“立足区域、扎根“三农“、服务小微”的信贷投放理念,积极创新担保方式和服务模式,在一般保证担保、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林权抵押、机器设备和农机具抵押、存单仓单质押等担保品种,引进综合授信系统和咨询服务,按照“先评级后授信再用信”的原则,对小微企业客户进行客观、科学、系统的内部信用等级评定和综合授信额度的测算,在授信额度内简化办贷手续,缩短审批时间。

    截至2月末,该市农信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27.5亿元,较年初净增5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51%,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