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中国棉花协会棉花形势分析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的中国棉花协会理事单位及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中国纤维检验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将分析全国棉花产供销形势,通报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政策及配套措施,以及交流当前棉花及纺织形势。
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总社棉麻局局长 高芳:
市场需求将保持弱势
全球复苏进程缓慢艰难,增长动力仍然不足;中国经济开局平稳,总体良好;简政放权、结构调整、改善民生,国内市场空间广阔。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预计2014年植棉面积下降12.6%,市场需求将保持弱势,棉花政策调整将使内外价差缩小。
2014年我国植棉面积整体呈下降态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4年全国棉花意向种植面积减少6.77%;据中国棉花协会统计,预计2014年植棉面积下降12.6%(6115万亩),棉花总产预计下降。截止到4月15日,棉花播种进度55.43%,同比增长10%,长江流域减少19.5%,黄河流域减少24.5%,西北内陆减少0.7%。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预测,2014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为2533.0万吨,中国棉花产量为615.0万吨。
对于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建议其配套政策提前制定托底预案。若棉价过度下跌出现卖难,采取必要措施鼓励多元化市场主体入市收购。加大对新疆农业和棉纺织产业的支持力度:节水灌溉、基地建设、农机具购置、农业保险等。对非试点地区给予适当补贴,由各省自主选择补贴方式统筹支持棉花生产或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基础信息监测工作。利用遥感等现代空间信息技术,提高统计调查能力。
湖北银丰棉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蔡亚军:
流通企业经营风险加大
国家大力扶持新疆的同时,要关注内地长江、黄河流域的情况。长江流域棉农多、面积小,旱改田比较难。湖北棉花种植面积今年降幅不大,主要原因包括现有棉田只适宜种植棉花、棉农固有种植习惯及旱改田成本高等原因。
关于棉花企业如何调整经营,建议企业既要关注外盘,又要关注下游消费、期货,新生产年度,市场变化将不好把握,经营风险变大,应当线上线下相结合,利用好交易市场平台。。从政策支撑角度来看,建议国家能否在新棉花年度不抛储,不抛储对流通企业会有所支撑,另外政策 托底很有必要。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王耀:
棉纺行业生产开局不乐观
受储备棉政策调整、进口配额数量同比减少以及国际棉价上涨等因素影响,3月企业采购原棉数量减少。从棉纺协会跟踪企业情况看, 3月原料采购环比小幅增加2.1%,其中原棉采购量环比减少3.0%,原棉中进口棉环比减少2.2%;3月原料库储存环比减少8.8%,其中原棉库存环比减少11.5%。采购成本上升抑制企业购买。
一季度跟踪企业纱布产量分别环比增加22%和17.4%;销售量分别环比增加23.2%和28.8%。纺纱企业反映2014年一季度生产形势不乐观,部分企业不如2013年同期。1-3月累计纱产量减少3.5%,布产量增长4.0%。纱、布销售量累计同比分别减少4.2%和1.0%。据调研,3月大中型企业的纱布库存在1个月的库存量;企业亏损面35%;1-3月工业生产用电量累计同比减少6%;从业人数减少5.7%。
4月棉纺协会赴新疆调研,走访了新疆棉纺织企业。企业反映,内地援疆企业开工维持80%以上,高支纱生产基本稳定,低支纱几乎全面停产,新疆棉花品质有所下降,“三丝”超标,给纺织业带来不便。
最后企业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棉纺企业资金压力较大;二是储备棉质量问题较突出;三是棉花高品质资源减少,而纺织对高等级棉花需求加大,建议增加一般贸易进口配额;四是为增加纺织工业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链健康持续发展,建议近期进口棉花加工贸易配额尽快实施申领制,提高配额利用率;长远来看取消棉花配额总量限制。
新疆棉花集团董事长 魏高成:
外界无需对补贴过度担心
目标价格直补对新疆意义重大,一是植棉基地的地位得到巩固,二是棉农植棉积极性提高,自治区政府高度重视,已与兵团联合成立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新疆的棉花政策执行。本着把面积、产量搞清楚为原则来实施政策,确保将补贴直接给到农民手中。新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有完善的测算面积的体系,从村、乡体系完整,兼顾面积和产量,通过两者相互印证,得到实际情况。相关机构正在抓紧时间研究,涉及棉农、流通企业、纺织企业,一定会把政策用好,保证新疆棉花种植的健康发展,外界对此不需要过度担心。
目标价格出台后,新疆棉花流通企业主要关注:一、托底政策什么时候出,希望早出,自治区政府也会进行大规模宣传,宣传到每一个棉农,让棉农心中有数;二、流通企业担心,市场高开低走,棉花砸在手上,连带到农发行,农发行贷款保证金可能会提高,会影响到来年的棉花收购;三、在不违背市场规则的情况下,希望能够尽早明确公布的相关政策,减小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四、长绒棉依然在高端有需求,希望加大补贴力度,否则种植越来越少。
(本报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