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江西省永修县旺鑫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蔡三查心情有点低落。马上就到了棉花种植的时候了,但是,合作社有意向种植棉花的社员越来越少。
合作,带动百姓
永修县地处江西省北部,是江西省重要的优质棉花主产区,常年种植棉花可达10万多亩。但起初,棉农都是分散种植,遇到棉花市场不好时,棉农就犯了愁。有的棉农则是因为在种植过程中买到假化肥,而影响到棉花收成,收入减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8年蔡三查带领150名棉农成立了旺鑫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此外,合作社还与永修县三和棉花收购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供货协议。每年,棉花收完以后,三和棉花收购加工有限责任公司来合作社收购,只要棉花质量过关,公司就当场收购,棉农再也不用为棉花销售发愁了。
仅仅让乡亲们销售无忧还不够。蔡三查还想让乡亲们有更多的赚钱途径。2010年7月,在蔡三查的努力下,合作社与永修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达成合作意向。信用社为合作社的106名社员共提供贷款10万元,让社员能够有启动资金去进行棉花经营。“我们跟农村信用社合作有3年了,每年我们都是尽早还款,然后再贷款,几年下来,我们之间也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蔡三查说。此外,合作社还将村里的一些闲置土地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然后再以每亩260元转给社员种植,以增加社员的收入。
2011年合作社出资40万购入10台农用车,社员可用农用车在棉花收购季节进行棉花的收购,比之前的纯人工干活效率提高了很多。
忧虑,政策突变
合作社不断地发展壮大,每个人都觉得合作社的发展无可限量,蔡三查也是这么想的。但是,2014年伊始,国家取消了临时收储政策,以新疆作为试点实行每亩380元的直补政策。 按新的改革方案,当棉花市场价低于目标价格时,政府不再像过去那样高价收储,而是让棉农先按市价卖出,然后针对目标价与市场价的差额,由政府补贴新疆棉农。这一政策的出台,让一直和棉花打交道的蔡三查对种植棉花以及合作社的发展前景变得不确定,他感到非常忧虑。
“政策一出台,我就感到事情有点不妙,国家不再对棉花进行收储了,种棉花风险加大,可能合作社棉花种植的面积会减少。但是,没想到减少得这么快、这么多。现在又快到了棉花种植的时候了,今年合作社准备给棉花种植大户一部分补贴,但即使是这样,愿意种植棉花的社员还是不多。大概估算一下,植棉面积减少了三分之一。”蔡三查非常无奈地说。以前,棉花是永修县比较重要的经济作物,加上合作社的运营,种植棉花一直算是不错的选择。很多社员把原来自家的水稻地改为种植棉花。但是,今年国家取消收储,除了新疆,其他地区没有任何补贴政策,种了多年棉的棉农们有些失望,很多棉农打算今年把棉花种植面积减少,而选择种点别的。以前既种水稻又种棉花的社员都选择减少种植棉花,改种水稻。蔡三查说:“新政出台后,不仅合作社今年的植棉面积缩减了三分之一,整个江西省的植棉面积也缩减了近三分之一。”
蔡三查告诉记者,为什么棉农不愿意种棉花?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费工费时。棉花从种植到采摘,机械化程度低,绝大多数靠人工,在劳动力成本持续高涨的情况下,棉花种植已经没有效益。每亩棉花从种植到收获,约需25个以上用工,现在每个用工约合150元左右。成本不断上涨,而棉农的收益增长幅度要远远低于成本上涨的幅度。如果选择种植其他作物,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大量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选择外出打工,而种棉效益无法与外出打工相比。蔡三查说:“当地的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在外面打工一个小时也许就能挣100元,但是在家务农远远达不到这个。所以,现在在家种植棉花的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的生产能力也非常有限。这也是植棉面积减少的一个原因。”
另外,永修县多丘陵土地,棉花种植全靠人工,推广机械化基本不可能。而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已经完全可以全程机械化管理,适应目前的打工经济,基本不用劳动力,留守在家的人员即可完成。不能采用机械化,这是植棉面积减少的又一原因。
收购,不得不做的生意
植棉面积减少了,这是合作社面临的现实问题。但是,合作社还必须发展下去,不能让社员对合作社失去信心。蔡三查说:“以后,去外地收购棉花,然后再加工成皮棉出售给纺织企业将是合作社生存的重要途径之一。”
每年,合作社都会派专人去甘肃、新疆进行棉花收购加工。永修县旺鑫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甘肃瓜州已是家喻户晓,所销售的皮棉也在各纺织企业树立了好口碑。2010年合作社在甘肃收购籽棉1200多万斤,加工皮棉数量2200吨。2011年旺鑫合作社销售收入7000多万元,总利润370万元,可分配的利润达350万元。但是,棉花收购也不是稳赚的。2011年时,合作社收购了一批棉花放在仓库里,结果棉花价格大跌,合作社亏了一千多万。今年新政出台后,合作社的棉花收购加工面临的风险更大。合作社大量收购棉花存储起来,但又怕收购的棉花卖不出去。据预测,2013/14年度,中国国储棉将达1100万吨,这个库存如要减少到合理水平可能需要几年时间,而这个庞大的库存无论何时抛售都将给世界棉花价格带来巨大的供应压力,对合作社来说也将会是个大灾难。
不过,为了生存,合作社却不得不选择棉花的收购加工,只有这样,合作社才能继续发展,才能为社员创造更大的财富。即使有风险,去外地收购棉花再加工出售,已经成为了合作社不得不做的生意。对于合作社未来的发展,蔡三查表示,还是希望国家能够因地制宜出台一些保护政策。蔡三查的这个想法有关方面也正在研究。在2014年4月11日《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3-2014)》发布会上, 国家发改委农村经济司副司长方言指出:从积极方面看,实行目标补贴后,收入下降可能让农民减少棉花的种植,有利于缓解国内库存压力。目标价格出台后,有关方面正在研究出台相应配套政策,比如土地政策、银行贷款、相关保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