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老农田迎来“新掌柜”
——芮城县联社支持现代农业侧记
□ 邱希占

 

  为使返乡农民工土里刨金“不差钱”,山西省芮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积极与该县涉农部门沟通联系,寻找金融服务的切入点,有的放矢地推出金融服务新举措。具体服务中,坚持金融产品“多元化”、担保形式“多样化”、信贷流程“快捷化”、大额贷款“保障化”、风险管控“精细化”、贷款利率“惠农化”。截至4月底,已累计为进行土地流转、实施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家庭农场发放信贷资金6500万元。

    “土地经理”种田不差钱

    今年一开春,古魏镇夭头村4800多亩黄河滩地迎来一位“新掌柜”。青年农民常卫波,在广州、深圳、珠海等地打工已有十多年。去年冬天回家过年,他看准了农村土地撂荒的商机,决定在家门口的黄土地上刨金,当个名副其实的“土地经理”。

    于是,他拿出多年在外打工的积蓄,但土地承包和流转土地需要100多万元。在他正发愁之时,城关信用社信贷员闻讯来到他家,在对他的想法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后,采取房产抵押和农用生产设备抵押,为他发放贷款50万元。有了资金,他雇佣了52名附近农村种田把式和农科院的学生,承包黄河滩地和流转土地4800亩,其中种植小麦1600亩,玉米2000亩,高粱1200亩,购买各种农机局5台(件)。初春时节,地处黄河岸畔的常家庄园里,到处车水马龙,或锄麦浇田,或施肥备耕,一派繁忙景象。常卫波用手指着一望无际绿油油的麦田,高兴地说:“你看这片黄土地,长出来的可都是金子,有老天帮忙,有咱信用社支持,预计年收入可达400余万元,这比在外奔波打工强多了,当农民照样很体面,有‘钱’途,咱这个土地经理也名副其实啊!”

    “田主任”转业赚大钱

    阳城镇孙涧村村民孙怀让,今年已有60出头,地里的农活,干起来有点吃力,于是他把土地租了出去,转业做起了养猪生意。2013年5月在孙涧村建设起了天蓬生猪养殖场,总投资300余万元,占地23亩,共建猪舍7000平方米。现有存栏生猪900头,年出栏规模达到2000头,成为该县最大的养殖户,年收益达到了100万余元。

    他说:“当初,要建养猪场时,是咱信用社给我发放了100万元贷款,使我有了起步资金,这才有了今天这个规模,我从心底里感谢咱信用社啊!”

    为了达到规模化养殖,他聘请了9名员工和技术员以及防疫兽医,全部为畜牧业大学毕业生。为使猪舍更现代化和无污染,他又对19栋猪舍进行了技术改造,由原来的外购猪崽、无计划性养殖转变成了现在的自产自销、分布合理的现代化养猪场,除供应当地猪肉市场外,还向周边县市提供了品种优良的仔猪,带动了周边几个县市养猪户也走上了致富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