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5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零售百货渠道价值被青睐

□ 欧阳春香

 

  零售百货行业基本面持续低迷,多家上市公司遭遇产业资本频频举牌:永辉超市和武商联围绕中百集团的股权争夺战也愈演愈烈。

  从2013年11月5日开始,永辉超市三次举牌中百集团,半年时间一路增持至15%。面对永辉超市的猛烈增持,中百集团的大股东武商联也通过关联方华汉投资高调反击。继4月17日通过二级市场增持1.94%的股份后,在4月25日又通过一致行动人武汉工业控股集团的股权转让再次增持5%的股份。自此,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已控股中百集团25.01%,与永辉超市15%的持股比例相比,拉开了距离。

  分析指出,永辉超市增持手法、频率远超一般财务投资,且不排除进一步增持可能。其中,曾在2013年与武商联争夺中百集团股权的三股东新光控股,将成为中百集团战局走向的关键力量。

  由于市场价值被低估,O2O业务转型被看好,零售百货类上市公司近年来成为产业资本举牌的焦点。而零售百货行业的渠道价值,成为众多产业资本入驻的原因。

  永辉超市欲通过增持中百集团打入湖北市场。中百集团是湖北省超市龙头,2013年销售额164.8亿元,拥有门店1016家(分布在湖北、重庆两省市,其中湖北省内网点近千家),省内渠道、规模、品牌优势明显。

  此外,中百还在武汉及湖北其他城市拥有近30万平方米的自有物流配送中心。中金公司研报认为,产业资本持续增持公司股权,凸显中百集团目前被二级市场低估的投资价值。在2013年度股东大会上,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明确表示,增持中百集团的目的是投资和产业并购相兼容。

  我国百货业的市场集中度低,各地区各城市的百货巨头都牢牢把控住当地市场,在优势商圈的核心位置都已有布局。通过资本运作实现控股,是零售企业攻破开店壁垒,进入优质区域市场的有效武器。中投顾问分析师表示,受商业模式、行业竞争等因素影响,上市百货企业估值在不断地降低,产业资本、竞争对手此时出手收购,可以以低成本实现高收益。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