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验货、境外物流、专柜小票,在海内外价差的诱惑下,这种“不出国门,购遍全球”俨然成为消费者的宠儿。表面看,说明书、保卡、专柜小票一应俱全,物流信息从国外到入关环环可查,实际上,小票是打印的、物流是假造的、产品是高仿的。
傍“正品”有三招
专业买手杜小姐说,正品代购利润在10%左右。但在沿海地区,有很多奢侈品高仿厂家。那些号称是海外代购的网站,就从这里买包,邮寄到国外,经国外再销售给国内的代购客户。
“尤其是包包等大件物品,成本最多几千元,售价却高达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她透露,“一日游”就能赚好几万元,甚至法国也有专门的售假网站,方便买手下单,事实上网站货源就是来自国内。
淘宝代购店店主何小姐表示,消费者警惕性越来越高,物流造假也愈加普遍。消费者要求从国外邮寄的物流凭证,许多卖家便找国外朋友邮寄空箱子回来,制造物流凭证。“身边很多同学都在帮人邮寄箱子,赚外快。”
何小姐说,以前买奢侈品牌看小票、身份证,基本就能辨认了。可现在网络上很方便就能买到海外代购假票据,从10元到40元不等的高仿假小票可以轻松仿冒中国香港、新加坡、法国专柜票据。“专柜一般也不会提供这种鉴定服务。”
维权遭遇多重“难”
为了规范市场,不少电商平台纷纷推出“全球购”等认证,但并未能完全堵住造假的漏洞。
单先生说,虽然淘宝“全球购”认证需要提供物流单、采购发票等,但不是每一单都要。不少全球购店主就真假掺着卖,而且只给顾客提供物流单复印件,保证手上有物流单、采购发票,“随时应付检查”。即使被发现售假,大不了退货了事。
而消费者即使明知是假货,也很难“退一赔四”。根据电商平台的规定,若需要退一赔四需要出具原厂的鉴定证明,商家承认商品假货的聊天记录截图、品牌商鉴定报告、工商局假货没收函,证明货物是假货。
“专柜验货”只是听起来很美。古驰、LV、浪琴等品牌均表示不为个人提供任何产品鉴定服务,品牌也没有授权一些电商平台销售产品。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说,互联网领域有通用的“避风港”原则,平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以免责。但是数据和信息都掌握在电商平台那里,很难判断。“有些电商平台为了维持品牌活跃度,可能对售假不作为,甚至默认。”
(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