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5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哈尔滨:冰城双翼

本报记者 宋安勇

在哈尔滨周边,土地流转已经成为农资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

    在黑龙江新型城镇化建设快车上,有两家农资企业成为列车双驱动,一家是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中的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一家是黑龙江省内农垦系统中的北大荒农垦集团。这两家总部坐落在哈尔滨的大型农资企业如同一双有力的翅膀承载着黑土地的现代农业梦想向前飞翔。

    倍丰的农业产业化实践

    4月的哈尔滨,春寒料峭。作为农资流通主渠道,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在这新型城镇化命题上也在跃跃欲试。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党委副书记陈峰向记者介绍说,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实践者、农村综合服务体系的营建者,近年来一直密切关注着新型城镇化推进速度的加快。目前黑龙江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特点是在政府主导的作用下,土地流转集中速度加快,不少外出务工者回来包地进行农业开发,有部分地域逆城镇化现象出现。

    近年来,倍丰集团始终坚持“一业为主,多元发展”的企业发展战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环境下,坚持“三农”项目的开发是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陈峰认为,在新型城镇之下,农资流通企业的发展方向将是全产业链发展。为此,企业应该作出相应的转变,倍丰集团最新的“吨改亩”销售模式就是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销售模式之一。“吨改亩”销售模式采用测土配方,按照田地亩数来销售肥料,而摒弃了过去以吨数为销售量的统计方式。有些子公司扩展到了40多万亩的肥料销售,他们还为此创建专门的农化服务队伍。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格局中,农资经销企业按照原有的销售方式赚钱难,今后小规模的农资零售商将会慢慢消失。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资企业应该坚持大农业发展模式,紧跟种田大户,农资企业由过去的卖商品向现在的卖服务转变。农资经营企业应该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契机,直接参与到农业产业化全过程中,参与到农业生产标准化经营中,这样一来农业产业化会大幅度向前迈进,许多农资企业会直接成立农业产业化公司。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机械化与全产业链模式,要求农资企业力保优质产品全面推向市场。陈峰认为,农业产业化是今后大型农资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除此之外,农资企业培养农化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发挥农化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力量,这是企业经营方式与经营理念的重要变化,也是农资企业差异化经营的根本。全面服务于新型经营主体是农资企业的未来发展要务,提高农资企业服务水平和农资产品的科技含量,使农业产业化与化肥经营齐头并进,这将是农资企业在新型城镇化时代背景下探索前行的大方向。

    难以复制的北大荒

    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明伟向记者分析了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环境下农资企业的现状和发展。

    韩明伟告诉记者,现阶段新型城镇化进程向前推进,这对农资企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目前由于人口变迁形成“两头富裕”,也就是指大量流转土地的农户富裕,大量出租土地的农业开发企业富裕,那么这样的现状对农资而言必须规范终端销售市场。目前土地流转的现状是少数人种多数人的地,加之外出务工者收入高,直接形成了农资市场用户减少,使得种植户的理念发生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农资供应商面临的形势严峻,因此作为农资企业,只有优化产品意识,在质量、品种和高效方面打造农资产品,才能够适应种植模式的转变和发展模式的转变。

    作为农垦系统中的农资经销企业,北大荒农资采取直供模式。北大荒农资直供模式坚持与大品牌工厂长期战略合作,在整个农资销售过程中及早进行发货,切实地做到与生产企业和购肥农场的双向互惠互利。面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农资企业变革,北大荒农资的直供销售模式导致了农资销售全产业链中的“六个统一”,即品牌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服务统一。“六个统一”保障了企业自身的资金优势价格优势,而企业又将这种优势体现在用肥农场和百姓身上,采用直接配送方式,整个配送过程的每一站都有配套服务,始终贯穿于化肥销售的整个过程。化肥直供模式使得化肥产品质量放心、价格优惠,在农垦系统中,从事农资销售的企业过去有1500多家,而现在不到50家,北大荒品牌已经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目前全国城镇化进程加快,不少农场工人到大中城市务工,土地向种田大户流转的趋势不可逆转。在北大荒垦区,生产队变成作业区,这种变化是显而易见的。韩明伟认为,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农资供应商应适应种植结构的变化,根据市场需求,将企业的专业化程度提高。农资企业应该以变应变,变行政终端为经营主体。当前家庭农场模式的出现,农资企业应制定让终端用户放心的销售措施。此外,加强农资流通企业的队伍建设也很必要,农资企业在保持价格、微利销售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具有法人资格的农民合作社,这种合作社应该采取纯企业化管理模式,真正地使农资企业全方位地进入农业生产过程。

    韩明伟认为,土地修复应该是当下一大战略,农资企业之间应该联合建立利国利民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导向,将食品安全和污染问题的治理提上议事日程,全面形成新型城镇化建设下农资新模式。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