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5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浙江平湖市社:以农合联为平台 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全产业链

本报首席记者 米雅娜

    基层供销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如何更好地发挥?分散在农村的各个服务主体之间如何更好地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发挥服务功能的最大化?浙江省平湖市供销合作社通过农合联这个平台将供销合作社及相关部门的基层为农服务资源有机整合,使其成为承担政府服务功能的新平台。

    自2008年平湖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农合联在几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中,围绕平湖市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功能区建设,不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和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全市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合联:变恶性竞争为合作共赢

    提到农合联成立的初衷,平湖市供销合作社主任周国权这样说道:“这些年,供销合作社一直处于政府、市场和农民之间,受各种因素和条件的限制,供销合作社多重属性的优势和作用远远得不到发挥。为了更好地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优势,我们打造了农合联这个平台。我们对农合联的定位是让其成为主动承接政府及其部门转移的为农服务平台和通道。我们要把农合联打造为维护社员合法权益,推行普惠政策,打造为农服务生产生活平台的生力军。”

    曹桥是平湖的一个乡镇。长期以来,曹桥的农药经销、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主要由基层农技部门和基层供销合作社系统两家经营。由于两家分属不同部门,相互之间竞争也引发了一些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业生产作业环节的混乱,当地农民对农资与农技统一规范的经营模式一直心存期待。2008年7月,在曹桥供销有限公司和曹桥农技水利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协同平湖市东茂有限公司共同入股,吸收了60个社员,组建成立了平湖市曹桥供销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整合两家资源,开展“农资供销、技物结合的服务农业新模式”,以充分发挥供销、农技两部门优势。合作社的成立不仅使农资经营服务全面提升,还不断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优质高效服务得到了政府和老百姓的一致认可。合作社为不断优化、拓展服务内容,成立了水稻规模化育秧中心、建立了无公害水稻示范基地,同时购置稻谷碾米机、稻米包装机等生产设备,开展了无公害优质稻米生产加工项目建设,开发了“金平曹桥”无公害优质稻米、野生杜瓜子、无公害蔬菜等农产品,通过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模式,提升了当地农产品的价格和品质。

    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综合平台

    目前,平湖市农合联共发展会员396个,其中团体会员323个,个人会员73个,“为了更好的发挥农合联的作用,我们在市农合联的组织结构与工作机制上进行了创新。”周国权说,“我们申请农合联执行委员会主任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担任,副主任分别由供销社、农经局、水利局等涉农部门的主要领导担任。这样更有利于结合各类社会力量,促进为农服务资源的重组和要素的优化配置,同时也更有利于将政府可以转化的社会化服务职能转移到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来承担。”在各方面力量的统一推动下,目前,平湖市农合联下设一处七部,职能分工更加明确,具体包括农合联秘书处、农业技术指导推广部、农业项目实施服务部、农村商品流通供销部、农民专业合作指导部、农村金融保险信用部、农民社员权益保障部、农民素质教育提升部。

    “2014年,农合联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为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品牌建设。目前,全市规范化管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拥有注册商标30个,省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4个,绿色食品认证4家。接下来,我们将积极引导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加入合作社,鼓励成立专业领域跨行业、跨区域的合作社联合社,打造更多的农产品品牌。”周国权表示。

    同时,周国权介绍说,农合联将以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加快“新网工程”建设。借平湖市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扩建改造提升工程建设为契机,计划年内完成占地172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超5亿元的综合性、公益性、民生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扩建改造工程,努力实现农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实现市场年交易额15亿元以上,使农民在流通环节获得更多的收益。农合联还将探索以供销合作事业资本为主体、农民合作社和农民共同参与、符合农村实际的新型合作金融服务体系。2011年由供销合作社领办,参办的新当湖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其灵活的经营方式、规范的操作流程、较低的运行成本、有效缓解了农民生产经营中资金短缺、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融资难问题,受到广大专业合作社社员的欢迎。“下一步,我们计划在总结新当湖资金互助社运行经验基础上,由是农合联牵头,依托合作银行农村网点设立代理店,将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场主和规模大户吸纳为会员。在更广行业领域内进行金融信贷服务,寻求政策支持,探索组建农合联控股的资金互助社的可能性。”周国权表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