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新闻媒体是社会的传声筒;有人认为,新闻媒体是舆论的引导者。在我眼里,新闻媒体应该是新闻风骨最直接的体现与存在,它不只是事实的传声,也不单是本质的引爆,而是无数的媒体人用新闻信仰铸就的社会呈现。这种叫做“信仰”难以名状的情感,叫嚣着使我走上新闻学习与实践之路。
我在新闻媒体这条路上徐徐前行,担负着前所未有的责任与期待。心神躁动时,便会想起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在北大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上说的一段话:“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你们觉得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讲待遇的越来越多,讲理想的越来越少。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她讲话的那一年,我正带着对新闻无上崇高的信仰踏出了“象牙塔”,步入了千锤百炼的社会熔炉。
在这座熔炉里,我看到了百态丛生的新闻媒体,看到了压抑与狂欢,坚持新闻的信仰在这个时代或许很难再是媒体人精神奋进的核心。我曾在社会实践中受教于中央电视台、新华通讯社的老师,他们身处于中国主流媒体,有着走在新闻媒体最前沿的熠熠风采。在光鲜的背后,媒体激烈的竞争、高压的工作强度、繁忙的生活节奏等压力让身为记者或编辑的他们展露疲惫,另谋他职或高薪跳槽成为调节的法门之一。而对于普通媒体来说,职业压力同样存在,亚健康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态已经成为媒体人的普遍问题,在充满残酷与诱惑的社会现实面前,坚持做新闻让不少媒体人低声叹息。
当如此心生犹疑之际,我会大声告诉自己: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去坚持与守护那颗热爱新闻的初心。信仰更是忠诚的基石,对于新闻媒体人来说,只有高捧起媒体信仰,才能挑起忠于报道的大旗。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里,正是因为对事实尊重、对报道尽职的信仰缺失,才让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媒体乱象钻了空子,玷污了新闻之名。
不单如此,而今的新闻媒体界,电视、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唱衰之声也已成为蛊惑人心的靡靡之音。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媒体的异军突起为媒体界带来了震动,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这样的市场抢占让一些媒体人萎靡。在我看来,新的冲击恰好是推动传统媒体变革与突破的际遇,新旧媒体优势融合是势在必行之计,传统媒体的新闻原创性、专业性、真实性都是积淀下来的传统优势,大可不必自我唱衰。唱衰的根本在于信仰的动荡,使坚守之心变得迷茫而不见未来。
若我们心中有了这样的云雾,还请高高捧起媒体的信仰,用它那炽热的引路之光去照亮心底对新闻的坚持与梦想。一辈子做个新闻媒体的信徒未尝不是好事,指下流露的文字将我们的所见所思传递于社会,记录着一名媒体人的执著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