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经理人总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中度过一天的工作,不再有时间去管理向他们报告的下属,经常需要取消一对一的面谈。其实,经理人要花更多时间在优先工作、准备和后续工作上,少花时间开会。减少会议时间,这样才有更多时间去思考战略。
减少会议邀请的数目
常常问自己是不是已经掉进一个常见的陷阱——把自己的日程表看成人气竞赛?是不是用受邀参加会议的数目多少,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但是,出席许多会议并不是分配时间的好方法。
接受会议邀请之前,经理人们要问自己:“我真的需要出席吗?”如果答案为“否”,那就拒绝参加那次会议,或从下列耗时少的策略中,选择一个来用:要求在会议前先看议程,以便将你的意见交给主持人,和与会者分享;让你团队中的某个人出席,说明团队立场;要求开完会后给一份会议记录。
如果仍然觉得不参加会内心不安,或不好意思回绝任何会议的邀请,不妨用这种方式来调整问题:“如果开会那天我碰巧生病,会议需要改期吗?”如果答案为“否”,那么你很可能不必出席。如果经理人必须参加不少会议,但只是提供战略性意见,不必协助战术执行,那么可以要求将自己的讨论部分放在会议的最前面,完毕后可先行告退。
减少会议次数且缩短时长
你安排的会议,是不是大部分时间都是你在讲话,也许是向所有的人报告“最新状况”,但与会者都在有意无意地查看自己的手机?
预设的开会时间,是不是长达一个小时或者更长?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经理人需要调整“不确定的话,就安排六十分钟的会议”那种预设模式。
新的预设模式应该是选择可以达到最终目标、“成本”最低的时间投资。
此外,能打一通电话处理好的事情,就不要开会。可以用一封电子邮件沟通的事情,就不要打电话。如果你必须安排会议,不妨挑战自己,看能不能开得越短越好。
试试三十分钟甚至十五分钟的会议,并将目标设定为提早结束。如果你发现经常需要更多时间,将来还是可以增加会议的长度,但如果开会时更关注重点,通常就不需要延长时间。
建立起良好的会议模式之后,要求直下属也遵循良好的会议程序: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沟通、只是给其他人提供参考的事情,那就不要安排会议,只有在必须由团队成员实时讨论和做决策时才开会。
同时,发出会议邀请时,也附上清楚的议程——不要在会议之前两分钟才送上议程,好让每个人更容易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出席。
指定某个人详细记录讨论过程、得出的结论以及背后的依据。把会议记录发给经理人,以及可能需要知道相关消息,却不必出席的其他人。
最后,利用空出来的时间办正事。在经理人从被动转为主动出击状态时,新空出来的时间可能让其觉得无所事事。
腾出时间收发电子邮件、准备会议资料、和直下属一对一见面以及思考战略。处理自己的事,应该要像处理别人的事那样投入而且是准时完成。
此外,减少有经理人在场的会议次数,有助于员工作出合理的选择,不必事事征求领导的意见。这会自动减少其需要出席的会议次数,并且让团队产生更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