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6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身在大山百事通
重庆市南川区社为山区农民提供多样化信息服务

本报驻重庆记者 杨耀文 通讯员 李光德

南川区水江镇供销合作社主任陈晓峰正在向农民讲解农业科技查询机的使用方法。 杨耀文 摄

    几天前,重庆市南川区水江镇宏墙村村民段孝明家想安一块电表,却又苦于自己对电的知识一窍不通。于是,他打电话向宏墙供销综合服务社的段文丽咨询。很快,段文丽就为他联系好了电工。段文丽说:“这样的信息服务每天都有,包括婚丧嫁娶、生日、房屋落成等庆典活动,都需要我们提供信息,但我们不向村民收一分钱的服务费。”

    在南川,每一个村都有一个供销服务社,这些交通便利、辐射范围广的服务社,除了为当地村民进行农资和生活用品配送,还有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提供信息服务,包括政策信息、市场信息以及村民日常生活的信息服务等。如今南川区的供销综合服务社已经成为当地最大的信息源和信息中转站。

    便民信息:大山里的百事通

    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重庆南川区供销合作社孜孜以求的探索方向,不仅建成了覆盖全区的农资和生活用品配送网络,还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遍布全区每一个村的供销综合服务社,都是具有标本意义的信息服务样本。

    南川区桥塘综合服务社负责人李七每天都要去村里配送农资和生产资料,在配送的同时,他都会向附近村民收集需求信息。李七有一个笔记本,是他用来记录当地村民需求信息的,记者仔细数了数,仅5月23日一天就记录了24个村民的需求信息。其中有啤酒、化肥、种子等等。5月20日,李七在配送农资过程中得知,燕鸣村村民王书国家有大量谷子要卖,却又找不到买主。于是,李七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将粮食经纪人冉成敏的联系方式告诉了他。第二天,王书国家的两吨多粮食就变成了钞票。李七说,就连附近村民想学驾驶,都是通过他帮忙联系驾校,仅最近就替驾校提供咨询并送去学员38人,实际是做了一件让学车人与驾校双赢的事情。

    在5A级风景区金佛山下,丁家嘴综合服务社的张建军成了当地村民的主心骨。他每天都会根据当天游客数量的多少,通知附近村民准备多少鲜笋、野菜和土鸡等土特产品。通过这些旅游信息服务,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活条件。杨细久就是其中一员。几年前,杨细久因为游手好闲,家中一贫如洗,老婆也离家出走了。如今,他通过服务社提供的信息,每天向游客出售鲜笋等土特产,不仅盖起了新房,还添置了摩托车。

    通过多层次的信息化服务,引领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正是南川区供销合作社服务民生的新思维。南川区供销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正在探索的信息化服务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通过政策和经济发展信息的引导,培育一批专业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使其成为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的骨干力量。二是用互联网嫁接农村与市场,引导农村逐步走向互联网时代,并用市场信息来指导农业生产,让农民即使身居深山也能时时洞察外面的市场。三是提供各种便民信息服务,最大限度地贴近村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网络信息:新农村的引领者

    传统信息服务开启的是一扇便民之窗,而网络信息服务引领的,则是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转型。

    5月21日,南川农资超市水江连锁店里的一台大屏幕彩电和一台农业科技查询机格外引人瞩目。几个农民正围在一起,听南川区水江镇供销合作社主任陈晓峰在给他们点开“重庆农民合作社网”等网站,演示如何查看农业科技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信息。

    陈晓峰告诉记者,电视和查询机都是联网的,通过互联网电视可以查询各种惠农政策、农业科技知识和市场信息等。通过农业科技查询机,不仅可以查询各种农资信息,还可以查询村里的土壤结构,以及根据土壤结构提供的施肥配方。水江镇供销合作社还专门配备了资深的庄稼医生坐堂,对村民查询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释疑解惑。

    李恒是重庆南川区水江镇双河8组的种植大户,最近一段时间,他没事就泡在农资超市里,在查询机上查找他需要的农技信息和市场信息。李恒告诉记者,通过这里的信息查询,较好地解决了农业科技知识缺失给他带来的困扰,并根据市场信息及时调整种植结构,让他少走了不少弯路。

    张建军还在金佛山景区开了一家四星级农家乐,在当地很有名气。说起发展历程张建军感慨万千。他至今都还记得自己在刚刚起步时,不敢将步子迈大。南川区供销合作社的领导一次次上门找他谈心,给他讲各种政策信息和南川区发展旅游的决心,并给他分析市场前景。这些信息给了张建军极大的信心和勇气,当即贷款百万元修建四星级农家乐,当年就收回了成本。

    农家乐的发展壮大跟互联网信息是密不可分的,张建军不仅利用QQ和微信作为营销工具,还在南川区供销合作社的指导下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络营销已经成为他吸引客流的重要渠道。张建军说,他开的这家农家乐,40%的客源都来自网络营销。如今,张建军正在筹建旅游专业合作社,希望可以带领更多的村民分享当地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

    系统的信息化服务,正在逐渐改变南川老百姓的生活。如今,当地很多农民正逐渐向现代化农民蜕变,种养大户和各种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有需求,找综合服务社”已成广大南川区老百姓的共识,南川供销综合服务社已成为引领当地农业产业化变革的中坚力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