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就是茶叶,是人们生活所需的饮品,如果把茶叶定位为保健品那就本末倒置了。从市场的规模来比较,保健品市场不会大过饮品市场,我们何必舍大而取小呢。强调保健功能无外乎是想增加产品卖点从而赚取更多利润。
茶叶的市场营销需要卖点提炼和塑造。茶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也确实是基于它的药用功能,但是经过人们几千年来的日常饮用,茶叶已经成为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一类的生活必需品了,再想把茶叶回归到几千年前的市场已不合时宜。
除此之外,如果将茶叶的保健功能过分突出也一定会因小失大。首先是茶叶的某些保健功能目前尚无确切的科学论证,与中医药一样“确实有效,尚无依据”。不同人的体质和不同年份的茶叶以及不同的冲饮方法所得出的结果都不一致,这些需要用中国独特的五行学说和医学哲学来进行解释。在目前全球都是物理和化学式的医学理论主导的医学市场中去强调茶叶的保健功效无疑是有巨大风险的。其次是保健品在人们的认知中一般都属于稀有且价格昂贵的物品,而茶叶并不稀有,价格也不应该昂贵。除少数产区的特色茶叶外,普通茶叶是供大于求的,不适合作为保健品来定位销售。三是保健品的销售方式和渠道与茶叶这种快速消费品的销售有很大区别。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茶叶市场已经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建国初期茶叶是国家的创汇产品,主要的市场是国外,由于不直接进行消费者沟通,所以也没有什么卖点说法。七八十年代出口红茶逐渐减少,国内的绿茶市场开始慢慢升温。由于那时候还是计划经济,也不需要什么卖点提炼,人们能买到茶叶就很高兴了。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真正得以实行,茶叶市场也开始逐步兴旺起来,在市场经济思维的影响下,市场营销理念快速影响到企业销售。这时候企业开始关注产品卖点设计和品牌差异化塑造。
随着21世纪到来,中国茶叶市场也随着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轨道。传统的六大茶类开始进行市场细分,分别塑造提炼自己的产品特色,这无疑是市场兴旺的表现。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人们的消费需求和购买行为也在发生变化,过去是有就是好,消费者很容易被引导;现在是你说好不一定好,我需要的才是真的好,与消费者沟通难度加大,获取消费者信任越来越难。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茶企必须整体提升自身的经营能力,依靠科学管理和战略引导来发展壮大企业。用保健品概念来实现企业的高额利润不一定靠得住,还是踏实做事能够持久和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