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6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应季而生的“西瓜办”

□ 本报记者 白琦瑛

 

    这几天,河南省郑州市供销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比往日要更忙碌一些,除了日常的工作之外,他们还多了一样应季的工作——郑州市西瓜销售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随着 “西瓜办”微博的顺利开通,“西瓜办”引起更多网友的关注和称赞,也引起很多人的好奇: “西瓜办”究竟是一个什么机构?又是缘何而建?

    “西瓜办”缘起卖瓜难

    西瓜是郑州传统大宗农产品之一,尤以中牟西瓜有名,种植面积十几万亩,每年产量30万吨以上;紧挨郑州的开封市同样以产西瓜闻名。每到西瓜集中上市的季节,大量瓜农会开车到郑州市区卖瓜。然而,由于农用车进入市区贩卖会影响市区环境及交通,郑州市做出农用车禁止进入市区的规定,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瓜农的销售。同时,一旦遇到下雨天等恶劣天气,西瓜很容易滞销,瓜农也只能贱卖西瓜,甚至任其烂在地里。为合理规范西瓜有序、及时销售,促进瓜农增收,在郑州市政府的组织下,成立了“西瓜办”。

    其实,在2006年“西瓜办”就诞生了,“西瓜办是一个临时机构,只在每年的6—8月西瓜集中上市期间办公,之后就会解散。“西瓜办”由郑州市供销合作社、行政执法局、商务局等单位临时抽调人员组成,兼职工作。”郑州市社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西瓜办”的主要职责就是在西瓜大量上市的季节,利用好政府资源为瓜农服务,协调和督促相关单位服务瓜农、服务市民,为瓜农提供产后服务,引导瓜农有序售瓜。如果瓜农有滞销、销售中收到假钱等问题都可以找“西瓜办”寻求帮助。由于“西瓜办”的工作人员为兼职工作,工资均由本单位发放,日常办公经费和瓜棚由市里拨付和监管,因此,“西瓜办”提供的所有服务都是免费的。“虽然是临时机构,却实实在在解决了瓜农与消费者之间的问题,不仅保护了市区环境,还保障了交通顺畅。”瓜农和市民同时对“西瓜办”的工作给予了肯定。

    “西瓜办”助瓜农卖瓜一路畅通

    由于西瓜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每当到了西瓜集中上市的时候,大量瓜农都会涌入郑州市区,西瓜销售状况混乱不堪,同时对城市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污染。各单位各自为政、单独执法很难管好这么一大摊子的工作,而集合了多家单位的“西瓜办”将各部门的职能综合在一起,并由供销合作社承担起瓜农与执法部门之间的桥梁,以此来保障夏季西瓜的有序销售。

    据郑州市社有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能让瓜农及时顺利地卖出西瓜,“西瓜办”制定了《郑州市2014年西瓜销售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西瓜办”在全市各区共设立595个西瓜销售点,在郑州市社协同其他部门引导瓜农在指定销售点销售。根据方案,各区要通过出台优惠政策或进行补助、奖励等措施,着力培育西瓜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使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西瓜销售的主力军;面向全国大市场,广泛发布西瓜购销信息,开通农产品销售“绿色通道”,不断扩大西瓜外销比例;重点依托产地交易市场、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市区农贸市场、农产品便利店、西瓜直销点为主的西瓜销售网络,为瓜农售瓜提供交易平台,使瓜农足不出户就能销售掉自己的西瓜;各区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协调市区各农贸市场、大中型市场、社区超市开辟西瓜销售专区,为瓜农售瓜、市民买瓜提供方便;各区政府要积极协调所辖区域的社区、家属院、小区,确保西瓜经营者能够入院售瓜;要提倡集团消费,团体购瓜。

    “自西瓜办微博开通后,为瓜农解决销售问题又增加了一条新的途径,瓜农在受到灾害性天气影响时或某一区域西瓜存量集中造成卖难时,微博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4小时在线并回复问题。并呼吁更多社会人士和机关团体购瓜,解决瓜农实际问题。”西瓜办一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在线下,西瓜办会同时发起一些公益活动等方式,为爱心单位和瓜农之间搭桥牵线,由此切实解决瓜农难题。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