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4年6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分享精彩创业经历 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2014麦德龙杯创业明星”参选热潮势不可挡


 

    近日,由全球现代商对商批发业领导者麦德龙举办的 “2014麦德龙杯创业明星”大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作为麦德龙50周年庆典中的重要活动,该项赛事旨在通过寻找拥有成功创业经历、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创业者,向广大在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方面获得成就的商业人士致敬。从启动到现在的一个月时间内,大赛收集到了来自全国范围内近百个励志感人的创业故事。

    为创业者们提供专业服务,支持他们获得成长和成功是麦德龙自创立至今一直坚持的传统。拥有激情四溢的创业精神、对待工作的不懈追求以及专注的服务意识,是这家企业与中国广大独立企业家之间的共同价值观,也奠定了双方共同成功的坚实基础。

    麦德龙始终鼓励并呼吁更多企业家回顾创业艰辛、展现奋斗激情、分享成功喜悦,从而激励有志投入或正在经历过程中的广大创业者走向成功。

    传播企业家精神

    随着大赛的推进,越来越多优秀的创业者们正在崭露头角。他们所述说的不仅是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更加真实地展现了心怀大爱的社会责任感。其中有不顾微薄利润,坚持为邻里老人提供物美价廉饭盒的私营餐馆老板娘;有创业成功仍不忘积极慰问当地社区孤寡老人;有引导迷途青年走上正途的厨师;有创立企业基金扶贫助残的家具城老板……

    这正是麦德龙期望通过本次比赛宣传和倡导的企业家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这项大赛不仅表彰严格执行行业标准、规范、要求,关注员工发展的独立企业,更重点关注投入社区建设、赞助当地公益事业,并引导行业发展的独立企业经营者。

    为了从众多优秀创业楷模中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佼佼者,大赛特别邀请专业评审团全方位、多视角考量参赛者的各项素质。

    为确保公正性,所有参赛故事都将经过严格审核,并公开展示、接受投票。票数最多的前30名参赛企业家可晋级决赛,跻身参与决赛的比拼。本次比赛将于10月份公布一、二、三等奖,一等奖获得者将赢得价值高达10万元的奖励。

    提升独立企业竞争实力

    进入中国市场18年,麦德龙已成功铺就了一条以专业和经验促进独立企业发展、帮助他们实现商业成功的道路。根据不同的客户类型,麦德龙提供量身定制的高效解决方案和创新增值服务。

    针对餐饮类客户,麦德龙提供标准化商品品类、全国范围内稳定的商品供应、透明便捷的下单结算模式,以及每年举办100余场客户论坛、200余场培训。面向中小零售商客户,则通过提供品类丰富、高质量、差异化的产品,和富有竞争力的价格,帮助他们赢得消费者信任,创造更高收益。麦德龙试点的商贸支持计划,为中小零售商提供关于商品品类优化、店内布局、理货指导以及促销管理相关的增值咨询服务。

    截至目前,麦德龙赢得了22万多家酒店、餐厅、食堂及餐饮公司,以及超过133,000家杂货店、小超市和小卖部的信赖,并成为他们的长期合作伙伴。2014年,麦德龙进一步明确未来发展的目标,即“成为独立企业之首选”。为此,麦德龙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鼎力支持这些独立企业实现更大的成功。

创业故事第二季

    “2014麦德龙杯创业明星”大赛一经启动,短短数日内在全国范围内将一群满怀梦想又敢于追求的创业者聚集到同一舞台,深情讲述他们励志感人、又充满活力的创业故事。在这里,挑选几个精彩故事片段与大家分享。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登陆麦德龙官方网站(www.metro.com.cn)或麦德龙官方微博了解更多创业故事,为心中的“创业明星”投上一票。

    卖的是火锅,更是文化

    曾拥有大学老师的身份,却毅然辞职成为“西飘”,从销售员,到行政,再到快餐店服务员,历经磨练后,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餐饮品牌。而早年的书斋生涯,让他坚定了要走餐饮文化和城市文化结合的道路,举办艺术酒会、沙龙、书画展览……创新让他的火锅品牌成为 “跨界”的标杆。

    一个打工仔的逆袭

    来自安徽一个小县城的老黄,学过理发,做过修理,一次机缘巧合,拜在一位厨师名下。勤奋好学的他,20岁那年顺利出师,并在两年后成为一家星级酒店的主厨,挣到了第一桶金。

    随后,老黄在南通开起了自己的店,与麦德龙的合作让他的酒店成为了时尚、健康餐饮的代表,生意越做越大。

    一位大学生的“纺织情缘”

    大学毕业后求职不顺的他,从纺织厂小工做起,学习从原料到成品的制作流程。一次与送货司机的聊天,让他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从初期生产衣服鞋帽,到现在做外贸,成为国外著名服装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现在,小有成就的他将眼光放到了社会公益事业上,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引导社区就业、关怀老人。

    卖猪肉的艺术家

    来自东北的他有两个梦想——创业、做画家,但他从未想过,这两个看似南辕北辙的梦想,会在卖猪肉这个大老粗的生意里得到统一。这家肉店有意思,不仅肉好,老板还会将自己的画作挂在店里供人欣赏,运气好的话,他还会送你一幅画!一传十,十传百,他的小店越来越有名气,卖猪肉卖成了艺术家。

    一张大饼背后的故事

    从冰城哈尔滨来到海滨城市青岛,高小姐萌发了把誉满东北的名小吃“熏肉大饼”在岛城发扬光大的想法。

    传统工艺与本地风味结合,让现代管理融入这个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小吃,经过13年摸索,高小姐终于在青岛开出了7家连锁店。

    一个日本人的奋斗史

    2014年,来自日本的岩协君在中国青岛开始了创业。在青岛,西餐厅并不少见,卖情调、卖口味都不一定能脱颖而出。

    几经思忖,岩协君引入了在东京已有但青岛仍较少的定制概念,在服务、菜品上,采用“私人定制”的做法。现在餐厅的客人仍以日本人居多,但岩协君希望,未来这种定制餐饮的概念能深入青岛人的心中。

    舌尖上的诱惑

    一家颇有文艺范的饮食小店,叩响了他对美食的梦想。舌尖上的诱惑,让他放弃了稳定的政府部门工作,开出自己的羊肉汤馆。中原文化的典雅古朴,从选材到熬制的精工细作,中心厨房管理,在三个月内开出了分店,这份惊喜给了他更大的动力。

    从小厨师变身大老板

    在澳大利亚餐馆打工10年,他从 “菜鸟”成长为了谙熟西餐制作的“老鸟”。

    三年前回国后,凭借娴熟的技艺成为一家西餐厅的主厨。恰在此时,餐厅老板邀他入股。借钱入股,打拼几年后,不仅还清借款,还从老板手中买下了餐厅全部股份,小厨师起步的他完成了从打工者到经营者的华丽转身。

    做餐饮就像做人

    “我开的餐饮店,厨房都是开放式的,打扫得干干净净。就像做人,我也要坦坦荡荡。”黄女士这样阐述自己的经营理念。为还债,她曾在码头卖盒饭,直到1994年承包下一家招待所。三年后她包下一家位于江畔岩洞内的酒家,借三峡旅游升温之势,开创了“岩洞宴”,也将酒店打造为宜昌最有特色的本土餐饮品牌。

    脑中永远有“安全”警钟 

    出身于中山农民家庭的李先生,带着两个弟弟闯荡江门,一次偶然机会,在香港接触到了西饼行业。1999年,兄弟三人在新会创办了自己的蛋糕店。迄今为止,已在江门五邑地区开出了36家连锁店,办起了工厂。15年中,竞争对手的一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让他触动很大,这也成为他坚持诚信经营的最大动力。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