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林省四平市供销合作社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加快发展、赶超隆起目标为指引,抓改革敢闯敢试,求振兴实干苦干,努力打造供销合作事业的升级版,终于驶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现在的供销合作社,实力强了,销售收入和利润分别突破30亿元和7000万元,较两年前足足翻两番;底气足了,3300万元再生资源项目已经开工、30亿元中农物流园项目落地在即;路子宽了,建成连锁配送中心16个,连锁店1292个,发展合作社和协会136个,吸纳2.2万人。
迎难而上 走出发展瓶颈
历史遗留问题和生产安全隐患问题是拖累供销合作社企业发展的两大难题,让本就基础薄弱的供销企业举步维艰、难上加难。为彻底解决这些问题,2012年元月,新一届市社领导班子组成伊始,首先拿企业制度开刀,积极倡导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企业资产进行了全面清查,重新建立账簿体系登记造册,企业股东与公司的管理层彻底分离,股东不参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企业运营情况定期向股东会汇报,企业经理向股东会负责,市社审计人员定期审计企业账务。
在此基础上,该市供销合作社与相关部门积极沟通、多方筹措资金,终于彻底解决了东方科技城企业改制与职工社保问题;先后投入资金达318万元,彻底升级换代了大楼消防安全设施。旧货市场完成了整体搬迁改造后,困扰企业多年的安全防火问题一朝解决,“还是该市社领导想的周全,这回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做买卖了。”大量租户纷纷表示。据统计,供销合作社所属企业2012年、2013年全系统分别实现销售收入20.9亿元、31.5亿元,两年增长近3.5倍;实现利润总额5447万元、7300万元,两年增长近4倍;两年来共争取专项资金1500多万元,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任务。
大上项目 培育新增长点
近年来,为了加快发展步伐,四平市社开始下大力气招商引资上项目。该市社党委坚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通过学习发动,着力在全社员工思想上摒弃供销合作社系统多年形成的腾房子、收租子、小富即安的陈旧观念,让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成为全社上下的思想共识。
两年来,该市社所有班子成员都各带一支招商引资和总部经济小分队,走出去,依靠供销合作社系统遍布全国的流通网络和人脉关系搞招商、引总部;请进来,让真正有实力的域外企业了解四平、认可四平,直至来平投资。经过不懈的努力,目前投资3300万元的四平市区域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项目现已开工建设,中国农批投资30亿元的“中国供销吉林农商物流园项目”、中国供销集团东北粮食交易所项目正在积极洽谈中,公主岭百万斤蔬菜种植项目已列入省级规划,山门镇农民蔬菜合作社项目已通过省社验收。
筑牢根基 助推新农村建设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供销合作社的改革曾经坎坷过,供销人的思维曾经迷惑过,但是供销合作社系统为农服务的这一信念从没有动摇过。为把供销合作社已打造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该市供销合作社不断主动地助推新农村建设,成为四平市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据介绍,目前全系统已经建成各类连锁配送中心16个;各类连锁店、便利店、农民消费放心店1292个,其中达到“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标准的804个;由供销合作社领办的各类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7个,入社人数达1.5万人;各类行业协会59个,会员数达6500个。
此外,供销合作社还全力开展人才培训工作。截至目前,该市社共开办了145期培训班,培训农产品经纪人达1.2万余人次,带动了3万余户农民致富。市政府将供销合作社“四平市农产品经纪人培育项目”列为全市十项人才重点工程,去年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供销合作社为此专门在四平市招开现场会推广四平市供销合作社的成功经验。
践行宗旨 倾力做好民生实事
该市社作为以农民社员为主体的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组织,肩负着走进民众服务民生的社会责任。市供销合作社在服务民生上身体力行抓真章,率先垂范接地气。在“万名干部包万企”活动中,每个班子成员都与所包保企业密切沟通联系,坚决做到对所包保企业“困难问题记录在案,答复情况登记在案,超越权限沟通在案”。
在“三走进、三帮扶、三提升”活动中,市供销合作社对结对的社区、村屯和企业倾心帮扶,在自身办公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先后投入资金30余万元,为迎春社区购置了办公电脑,翻修道路,社区住房修建,使社区办公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逢年过节期间,又为社区困难党员困难群众送去慰问金、春联、大米、食用油等春节慰问品;为所包保贫困党员群众送去化肥等备春耕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