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4年6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榜样的力量


     今年上半年,《中华合作时报》继续坚持“走转改”,深入基层,贴近读者,组织采写了大量有深度有力度的报道。我们的记者来往于祖国大地,奔走在田间地头,用笔尖和镜头记录了各地供销合作社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所做出的工作,谱写了供销合作社人践行“改造自我、服务农民”信念的赞歌。“供销社人生”、“供销情 中国梦”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等一系列报道应运而生,这些鲜活的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榜样,带给我们正能量,也引起了读者的热烈反响和反馈。特别是“供销情 中国梦”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之关注“晋江供销社现象”系列报道一经刊发,就在系统内引起了广泛反响,甚至有一些单位还掀起了讨论学习“晋江供销社精神”的热潮。本报特将一部分读者的反馈整理刊发,让我们再次感受下榜样的力量,同时感谢广大读者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也希望继续收到读者的反馈。

    服务“三农”是供销合作社之本

    □ 石 平

    新的形势下,创新供销合作社工作是供销合作社人应农民需求,问政于民,惠及民生,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改造自我、服务农民”要求的一项重大举措。近年来,福建省晋江市供销合作社围绕“转变供销职责、创新供销管理、助推农村发展、保护农民利益”的总体要求,深入基层,扎根农村,亲近农民,真情服务,真实地描绘了一幅“互助合作一家亲、合力共谋新农村”的多彩画卷。

    农村是一片广袤的天地,永远充满着智慧、激情和希望。了解农村,了解农业,了解农民,不是一句空话,而要有实实在在的行动!晋江供销合作社真情为农、互助合作之路之所以深入人心,就是因为此项工作从一开始就始终体现出晋江供销合作社人转变作风、为民谋利、真情帮促的宗旨!农民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衣食父母,我们每一个供销合作社人都应该亲近农民,关心农民,帮助农民,努力让我们的衣食父母生活得更舒心一些,更称心一些,更安心一些。

    20年前,晋江供销合作社敏锐地捕捉到服务农村的巨大潜力,因势利导,抓住机遇,及时走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互助合作、共谋发展的创新之路,大力优化农村市场,切实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点燃了基层供销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发展的星星之火,继而引领农村春潮涌动,成为一块远近闻名的供销合作社品牌。20年后的今天,富裕起来的农民在想什么,供销合作社工作新的着力点又在哪里?晋江供销合作社的创新实践和做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答案!

    创新工作方式,真情帮困解难,互助合作,共谋发展,确保供销合作社工作有声有色,这是晋江市供销合作社广大干部职工真实走进农村、走进农民、走进市场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一方面,供销合作社员工争做群众代言人。通过“为农服务不打烊”、“昼夜不休便生产”等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帮忙而不添乱,在工作中体察民情,在管理中收集民意,真实了解农民内心的各项诉求,帮助他们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另一方面紧绷 “民生”这根弦,打破条框强服务,轻利重情赢信任,带着资金、技术、感情和责任深入农村调查帮促,通过亲力亲为、躬身示范,切实把供销合作社工作融于“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并落到实处,确保群众得到明显实惠。正如报道中提到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晋江供销合作社发展吸纳信息员230个,建立基层信息服务站18个,村级信息服务点19个。2013年信息服务中心促进商品成交近2295万元,指导商品销售2315万元……数字虽然枯燥的,但感情却很真挚,它凝聚的是广大供销合作社人的一份责任、一份关心、一份情感。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晋江供销人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乐于救济、互帮互助”的供销合作社精神,以对困难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帮群众之所需,勇当救济帮扶工作的先锋和典范,数十年如一日,几任传承,爱心发酵,悉心照顾孤寡老人李抚西,无怨无悔,这是一份爱心的坚守和承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数不胜数的供销合作社先进典型让社会各界人士深受感染,自觉加入排忧解难、救济帮扶的队伍,使供销合作事业有了更扎实的群众基础,也让我们对供销合作事业的明天充满了信心。

    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没有什么东西比脱离群众更可怕。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无数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脱离农民、远离农民、漠视农民最终只能被农民抛弃!当前,供销合作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正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立足“三农”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趋势,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大力发扬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和吃苦耐劳的优良作风,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反哺农业,关心农村,亲近农民,真正让我们的衣食父母沐浴在幸福的阳光雨露下!

    (作者系贵州省余庆县供销合作社副主任)

    做好“服务”这个课题 

    □ 吴 婷

    “改造自我,服务农民”是供销合作社的主旨,“晋江供销社现象”正是这一主旨的体现。“晋江供销社现象”体现了全心全意为农服务的宗旨,彰显了关爱互助的朴实情怀,显现出坚守供销合作社阵地、开创新天地的理想信念。

    服务,要从农民需求出发

    晋江供销合作社安海农资超市从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调整营业时间,方便农民生产、生活,服务“对症下药”,使得农资超市成为农民信得过的品牌。这是晋江市供销合作社在打造农业社会化服务主渠道上取得的实质性突破,我们都应学习晋江市供销合作社的这种做法,要了解农民的需求,创新服务方式,扩大服务领域,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服务,要用爱心浇筑

    晋江供销合作社供养李抚西老人51年,把困难职工当作自己的亲人,这种“晋江供销社现象”彰显的大爱情怀,不仅影响着供销合作社职工,更是深深影响了曾经在供销合作社工作过的人们,这种合作互助的精神深入骨髓。作为供销合作社人,我们应怀有爱心,互帮互助,关爱、感染他人,努力成为供销合作社精神的传播者,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让这种爱传递下去。

    服务,要坚守信念、不断发展

    面对时代的发展,改革是供销合作社别无选择的课题,但改革不意味着抛弃传统。晋江供销合作社在改革的历程中始终坚持为农服务的传统,坚守为农服务的阵地。正是这样坚守着信念,晋江供销合作社13个基层社的资产得以保留并得到增值,使得供销合作社焕发新的光彩。当下,全国供销合作社迎来综合改革的新机遇,我们要把握机遇,有创新的头脑、发展的眼光、服务农民的信念。时代再变,但“扁担精神”要延续,只有坚守信念,才能不断发展供销合作事业。

    要做好供销合作社这篇文章,就要回答好“服务”这个难题。服务,要以农为本;服务,要以爱为依;服务,要以信念为基。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供销合作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